一、党支部领导力的核心要素
党支部的领导力包含多个重要方面。首先,支部书记的领导力起着根本性的作用。就像延庆组工言论所指出的,支部书记如同学校里的“一把手”和掌舵人,其执政能力和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组织的发展走向。支部书记需要具备开阔的胸襟与宏观的视野,这体现在看问题的角度和落点上。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就会有不同的决策结果。例如在学校党支部中,面对教材插图事件等问题时,支部书记如果能从宏观的教育方针以及微观的学生身心健康等多方面角度去看待,就能做出更有利于学校发展和学生成长的决策。同时,创新领导力也是支部书记不可或缺的。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时代背景下,无论是学校党支部还是其他类型的党支部,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支部书记只有具备创新意识,才能带领党支部开拓新的局面。
另外,党组织的组织力也是党支部领导力的关键组成部分。一个具有强大组织力的党支部能够更好地凝聚党员力量,提升党的建设水平。例如在社区党支部中,通过有效的组织,可以让党员积极参与到社区建设、服务群众等各项工作中,发挥出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二、提升党支部领导力的具体途径
(一)加强支部书记自身建设
1. 理论学习方面
支部书记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其中加强理论学习是重要一环。深入学习党的理论知识,用先进的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这样在决策和领导过程中才能有坚实的理论依据。例如,在学习党的最新教育方针政策后,学校党支部书记能够更好地把握教育发展方向,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制定出符合要求的发展规划。
2. 政治建设方面
支部书记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在日常工作中,要高度警觉不良信息对组织成员的侵蚀。如在企业党支部中,书记要关注社会上的不良思潮对企业员工思想的影响,及时进行教育引导,确保员工的思想积极健康,符合企业发展和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要求。
3. 组织建设方面
一方面,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严格执行“三重一大”议事制度,杜绝一言堂现象。在基层党支部中,如果不遵循民主集中制,容易造成内部矛盾,影响党支部的团结和工作效率。另一方面,要注重从年轻骨干中发展党的后备力量,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确保党员发展质量。例如在一些新兴企业党支部,要善于发现年轻员工中的优秀分子,积极培养他们成为党员,为党支部注入新鲜血液。
4. 作风建设方面
支部书记良好的政治形象和人格魅力对整个团队有着重要的影响。以良好的作风团结带领干部队伍和群众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在农村党支部中,书记以身作则,带头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生产等工作,能够激发村民的积极性,共同为乡村振兴努力。
(二)提升委员的领导力
1. 提高站位
委员要站在书记的角度来谋划自己分管的工作,在支部委员会上积极提出问题并探讨解决方案。例如在社区党支部中,负责宣传工作的委员如果能站在书记的角度看待社区文化建设工作,就能提出更全面、更符合社区整体发展的宣传方案。
2. 强化执行力
在执行支部决定过程中,委员要懂政策、懂方法、懂民心、懂效果。口语表达要简洁明确、身先士卒要干净利落、呈现效果要准确精彩。在企业党支部中,负责生产的委员在执行党支部关于提高生产效率的决定时,要清楚相关政策要求,了解员工的需求,采用合适的方法,高效地完成任务,这样才能让其他员工信服,形成工作合力。
3. 业务要精
委员要在自己分管的业务领域内不断提升专业水平,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领导作用。比如在学校党支部中,负责教学工作的委员如果自身教学业务精湛,就能更好地指导教师教学工作,提升学校整体教学质量。
(三)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整体建设
1. 注重素质,提高能力
(1)选优配强骨干。以换届为契机,按照“一好双强”的标准选拔党组织委员,建立科学的机制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在各个领域的党支部换届选举中,要注重选拔思想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组织协调能力强的人员进入党支部委员会,提升选人用人质量。
(2)加强队伍管理。严格把好“入口关”,选拔那些热心服务、具备一定文化素质能力的人员进入队伍,探索从各类人才中选聘的机制体制。例如在社区党支部,可以从社区志愿者、有专业技能的居民中选拔合适的人员加入党支部队伍。
(3)加大培训力度。以实用、能用为标准,制定系统培训方案,运用多种形式和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基层党务工作者的能力素质。如通过线上课程、线下讲座等方式对党支部成员进行培训。
2. 突出引领,夯实功能
(1)党建区域化。推动街道、社区党建与新兴领域党建融合,构建党建工作新格局。在城市建设中,社区党支部可以与周边的企业党支部、社会组织党支部等开展党建合作,共同解决社区发展中的问题。
(2)党建标准化。按照党建工作标准化管理要求,解决党员“慵懒散”的思想问题,探索自主管理型党支部创建模式,建立轮值委员工作制度。例如在企业党支部中,明确党员的职责和工作标准,通过轮值委员制度提高党员参与党建工作的积极性。
(3)党建科学化。通过嵌入人本激励、公开化轮值和承诺践诺机制,让党员成为支部主角。在农村党支部中,通过党员承诺为村民办实事等方式,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
(4)党建常态化。调动基层党建主动性,完善工作体系,建立党建工作联席会、共建委员会和兼职委员会等制度。如定期召开党建工作联席会,共同商讨党建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3. 强化责任,形成合力
建立党建工作清单和工作指标,明确责任,将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在各个党支部中,通过细化党建工作任务,让每个党员都清楚自己的责任,从而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提升党支部的领导力。
三、提升党支部领导力的重要意义
提升党支部领导力有着深远的意义。从组织内部来看,能够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当党支部领导力得到提升时,党员们能够更加明确自己的方向和任务,积极参与到党支部的各项工作中,形成一个团结向上的集体。例如在社区党支部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中,如果党支部领导力强,党员们就会积极响应,带动更多的居民参与,提升社区的和谐氛围。
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来说,党支部领导力的提升有助于更好地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党支部是党的基层组织,是党与群众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一个领导力强的党支部能够将党的政策准确地传达给群众,并带领群众积极落实。比如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农村党支部领导力的提升能够确保各项惠农政策在农村得到有效实施,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环境改善等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应对各种挑战方面,提升党支部领导力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无论是在社会转型期面临的思想多元化挑战,还是在应对自然灾害等紧急情况时,一个领导力强的党支部能够迅速做出反应,组织党员和群众共同应对挑战。如在疫情防控期间,党支部发挥了强大的领导力,组织党员和群众进行防控工作,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