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传统领导方式与教练型领导方式的对比
在企业管理领域,传统领导方式和教练型领导方式有着诸多不同之处。
从语言沟通方面来看,传统型领导者习惯发号施令,他们往往处于一种单向信息传递的角色,员工更多的是接收指令。而教练型领导者则注重倾听员工的声音,他们愿意深入到员工的想法之中,与员工进行深度的交流互动,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例如在一些项目讨论会上,传统型领导者可能会直接宣布任务分配和执行方案,而教练型领导者会先询问员工的想法和建议,然后再共同制定方案。
在工作过程中,传统型领导者倾向于发出指令,监管工作进程,一旦出现错误就进行批评。这就像是在生产线上,传统领导者如同监工,关注的是流程是否按照既定的规则进行。相反,教练型领导者更多地通过提问、沟通和鼓励来引导员工完成工作。他们把员工视为有自主思考能力的个体,比如在员工遇到困难时,教练型领导者会问“你觉得可以从哪些方面尝试解决呢”,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
目标制定上,传统型领导者强调自上而下的目标制定,这种方式往往是高层制定好目标后层层向下传达。而教练型领导者鼓励自下而上的目标设定,让员工有更大的参与度。例如在制定年度销售目标时,教练型领导者会先让各个销售小组根据自身的市场情况和能力提出目标,然后再综合考虑确定最终目标。
管理理念方面,传统型领导者强调执行、服从,不容置疑。而教练型领导者则注重征询、参与、言路畅通。传统领导者的管理理念下,员工更多的是被动执行,而在教练型领导者的管理下,员工能够积极参与到管理决策之中。
管理距离上,传统型领导者保持一定的距离,看重权威,这使得员工与领导者之间存在一种隔阂。而教练型领导者追求短距离,注重亲和力,他们能和员工打成一片,员工也更愿意向他们倾诉工作中的问题。
在解决问题时,传统型领导者通常要求下属解释问题、承担责任,而教练型领导者则会启发下属,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当项目出现延误时,传统领导者可能会先追究是谁的责任,而教练型领导者会和团队一起分析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如何解决。
上下关系上,传统型领导者倾向于维持严格的等级制度,而教练型领导者则试图淡化层级,提供支持。在传统的企业结构中,等级分明,而教练型领导下的企业,员工感受到的更多是平等的合作关系。
思维方式上,传统型领导者较为僵化,类似家长式思维,他们习惯用自己的经验和判断来主导管理。而教练型领导者的思维方式更为活跃,采用启发式思维,鼓励员工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团队定位方面,传统型领导者看重管理下属,而教练型领导者更注重培养下属,他们着眼于员工的长远发展,希望员工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二、教练型领导力的内涵与发展
教练型领导力最初出现在体育界,到20世纪90年代与企业联系在一起。“教练式领导力”为“领导力”赋予了新的内涵,那就是发展员工能力。
在现代组织中,很多经理发现自己要成为下属的教练相当困难。这其中一个原因是他们常常觉得自己应该懂得所管理的任何事情,能够解决下属的全部问题,并且已经习惯这样做。他们对于授权存在担忧,因为授权会使他们失去对事情的直接控制。然而,在现代企业环境下,教练型领导力已经成为现代经理不能回避的选择。
在新型的组织中,有一些新的理念正在兴起。例如,未来领导者不能盗取他人的责任,高一级组织不能承担应当且能够由低一级的组织承担的责任。那种一竿子插到底或者自己亲自做可以比下属做得好的思想绝不是优秀的领导者。而且在新的组织中,没有一个固定的领导者,领导角色是轮换的,关键取决于具体情况。不同阶段、不同的事情上需要不同的人发挥领导作用,职位式的领导者往往会形成障碍。同时,现代组织用来提高生产率的知识广泛分布在组织中,不再只被组织高端人员拥有,基层员工也掌握着重要知识。如果组织允许员工展现或发展专业技术、人际关系和个人威信这3种能力且忽视他们的职务关系,将有助于组织内领导力成长。
三、教练型领导有效的原因及作用
教练型领导与传统的“命令和指挥”的老板型管理有着显著的不同。教练型领导会激发并释放员工的潜能,让员工自动自发地工作,从而提升效率和效能。
教练式领导者能够充分调动员工工作意愿,提高其工作能力,高效地完成工作目标,使企业以更强的适应性面对新的挑战。他们通过启发式的引导,让员工发现自己的潜力,员工不再是被动地接受任务,而是主动地去探索如何更好地完成工作。
在团队合作方面,教练型领导力也有着积极的作用。在优秀团队中,共同的目标是明确的事业目标,可以引导团队工作并使之行动一致。而教练型领导者能够更好地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通过鼓励员工参与目标制定,让每个成员都对团队目标有更强的认同感。在团队中,成员之间相互帮助,有共同的使命,具有团队意识,能够坦诚、互信,积极看待不同意见,开放地沟通并策略性解决矛盾。教练型领导者能够营造这样的团队氛围,使团队比个人能做更明智的决策,处理更复杂的问题,因为团队拥有更多的专家和资源。同时,根据队员的特长分担任务与责任,通过相互学习,促进个人技能的迅速提升,让团队工作比个人工作更加有乐趣。
四、掌握教练型领导力的方法与意义
对于领导者来说,掌握教练型领导力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要明确知识型组织的领导者角色,从传统的指挥者转变为教练型的引导者。要掌握教练型领导力的特征,例如注重倾听、启发式思维等。
建立新型上下级关系也是关键。要淡化层级观念,与员工建立平等、信任的关系,鼓励员工积极参与管理决策。熟练掌握教练技术的理论与方法,比如如何通过提问来引导员工思考,如何给予恰当的鼓励等。
在培养自主型员工方面,教练型领导力能够发挥独特的作用。它可以让员工在组织中以最大的热情和创造性来工作,并把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结合在一起。这有助于企业在互联网时代等复杂多变的环境下更好地发展,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客户期望。
总之,教练型领导力在现代管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它适应了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的发展趋势,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员工的工作效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