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领导力的内涵
领导力在不同的文化和语境下有着丰富的内涵。在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大学》里提到的“三纲八目”,从“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到“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体现了在儒家文化中优秀领导者应具备的特征。而放在现代社会,领导力是充分释放个人和组织的潜力,并且实现伟大理想和目标的一种能力。它也可以被形容为一系列行为的组合,这些行为激励人们跟随领导去要去的地方,而不是简单的服从。例如,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说:“领导就是要让他的人们,从他们现在的地方,带领他们去还没有去过的地方。”这生动地阐述了领导者的引领作用。
从机关干部的角度来看,领导力在管辖范围内要充分利用人力和客观条件,以最小的成本办成所需的事,提高整个团体的办事效率。在机关工作中,领导力是达成各项任务目标、推动工作进展的关键因素。它不是仅仅依靠头衔或职务就能自动产生的,而是需要领导者自身具备相应的能力和素养。
二、领导力与管理的区别
在探讨领导力时,不得不提到它与管理的区别。彼得德鲁克说管理是正确地做事,而领导是做正确的事。这表明领导更多地关注高层战略层面,思考的是“我想成就的是什么事业”。领导侧重于确定方向,为组织设立目标,明确战略意图,引发变革并且能够掌控变革;而管理更注重于在既定的方向下,通过有效的组织、协调、控制等手段,正确地执行各项任务。
例如在机关工作中,领导要决定开展某项政策的推行,这是做正确的事,确定方向。而管理则是负责安排人员、调配资源、制定流程等确保这项政策推行过程中的各项事务正确地进行。机关干部需要明确这一区别,以便在工作中既能从领导的角度把握方向,又能从管理的角度确保执行的有效性。
三、领导力的衡量指标
(一)领导者自身
1. 坦诚精神、透明度与能力形成团队信任
在机关工作团队中,领导者保持坦诚精神和透明度是建立信任的基础。这意味着在工作中要与团队成员保持诚信,不隐瞒重要信息,并且在团队中明确自己的领导角色,履行自己的职责。只有这样,团队成员才会愿意追随领导者,积极配合工作。
2. 勇于承担风险,勤奋学习
机关干部作为领导者要鼓励创新思维,勇于尝试新的工作方法和理念。在实践中保持学习的态度,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例如,在面对新的政策法规出台时,积极学习研究,探索如何在机关工作中更好地贯彻执行,并且敢于承担在创新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
3. 决策能力,敢于做出不受欢迎的决定
在机关工作中,领导者有时需要做出一些艰难的决策,这些决策可能在短期内不被部分人所接受。但从长远和整体利益出发,领导者要有果断的决策能力。比如在资源分配、项目调整等方面,需要权衡利弊,做出符合机关整体发展利益的决策。
(二)团队成员
1. 坚持不懈地提升自己的团队
领导者要关注团队成员的成长和发展,通过组织培训、提供学习机会等方式,不断提升团队整体素质。在机关中,可以鼓励成员参加各类业务培训、学术交流等活动,使团队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需求。
2. 授权,保留成员自身发展的空间
机关干部领导者要懂得授权,给予团队成员一定的自主权,让他们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这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还能让成员在工作中有成就感,有利于他们的自身发展。
3. 让成员拥有梦想并在团队中得到实现
领导者要了解团队成员的个人理想和职业目标,将其与机关的工作目标相结合。例如,为有晋升意愿的成员提供发展机会,为擅长专业技术的成员提供展示平台,让成员感受到在团队中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三)团队
1. 确立团队目标,并与成员保持一致
在机关工作中,明确团队目标是至关重要的。领导者要确保团队成员都清楚地了解目标的内容和意义,并且将个人的工作与团队目标相结合。只有这样,团队才能形成强大的合力,高效地完成各项任务。
2. 用怀疑精神监督工作的进程
这里的怀疑精神并不是无端的猜疑,而是一种严谨的工作态度。领导者要对工作进程进行监督,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确保工作按照预定计划进行。在机关工作中,涉及到各类政策执行、项目推进等工作,都需要这种严谨的监督。
3. 适度庆祝
当团队取得成绩时,领导者要组织适度的庆祝活动。这有助于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成员的归属感。在机关中,可以通过表彰大会、小型聚会等形式,对团队的优秀成果进行庆祝。
四、影响领导力的因素
(一)个人品德
在机关单位管理中,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但由于分工的差异存在领导与被领导关系。领导者必须具有优秀的品德,通过品德对被领导者产生影响,使被领导者从思想和行动上积极主动,努力向上。在非职务影响力中,品德和人格力量居于第一位,更具有感染力和影响力。机关干部要锤炼党性,不论何时何地都要讲政治,保持政治上的清醒与坚定,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要锤炼人品,有宽厚包容的胸怀、淡薄名利的品质、密切上下左右的感情、公道正派的人格魅力;要锤炼作风,做到“求实”“尽责”“严谨”“高效”。
(二)公利思想
作为机关干部领导者,要有先进的公利思想。在工作中要以集体利益、公共利益为出发点,不能只追求个人私利。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团队成员的尊重和信任,更好地发挥领导力。
五、机关干部提升领导力的途径
(一)增强品质上的感染力
1. 锤炼党性
机关干部要时刻保持政治敏锐性,在思想和行动上与党的方针政策保持高度一致。通过不断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参加党内组织生活等方式,提高党性修养。例如,积极参加党支部组织的学习活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2. 锤炼人品
在机关工作中,要以宽容的心态对待同事,包容不同的意见和观点。在荣誉面前不贪功,在失误面前敢于承担责任。对待群众要像对待父母一样关心,对待同志要像对待兄弟一样真诚。工作中做到公平公正,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他人。
3. 锤炼作风
脚踏实地地开展工作,注重实际效果。对每一项工作任务都要尽心尽力,追求完美。在细节上严格要求自己,注重工作的严谨性。同时,提高工作效率,今日事今日毕,避免拖延。
(二)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反应力
1. 提高明察秋毫的信息捕捉能力
在机关工作环境下,要善于及时捕获信息,关注社会动态、政策变化等方面的信息。及早发现矛盾和问题,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例如,在社会舆情监测方面,及时发现可能影响机关工作的舆情信息,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2. 增强工作的预见性
通过对以往工作经验的总结和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增强工作的预见性。提前制定应对各种情况的预案,防范问题的发生。在机关的政策制定、项目规划等工作中,充分考虑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总之,机关干部的领导力对于机关工作的开展、团队的建设以及公共事务的管理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通过不断地理解领导力的内涵、明确衡量指标、认识影响因素并积极探索提升途径,机关干部能够更好地发挥领导力,为实现机关的工作目标和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