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层缺乏领导力的表现
中层干部在企业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然而领导力弱会有多种表现形式。在管理工作方面,由于自我角色定位不清,容易出现越位或缺位情况。例如在决策时过度干涉基层员工具体工作,本应指导却变成直接指挥,使基层员工缺乏自主空间;而在需要协调部门合作等重要职责时却未能及时出现,导致部门间矛盾和沟通不畅。
能力要求不明确也让中层干部在面对复杂任务时力不从心。像在项目管理中不能合理分配资源,造成资源浪费或某些环节因资源短缺进展缓慢。在工作重点把握上的失误还体现在对企业战略目标理解偏差,可能将精力放在短期局部目标上,忽视企业整体长远发展规划,使部门工作方向与企业战略相悖。
在团队建设方面,中层干部领导力弱也很明显。他们难以有效激励下属,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无法充分发挥。在处理团队内部矛盾时缺乏有效协调手段,导致团队氛围紧张,凝聚力下降。比如团队成员因利益或任务分配产生分歧时,不能及时公正调解,使矛盾升级影响团队正常运转。
二、中层缺乏领导力的原因
(一)企业层面因素
1. 企业对中层干部领导力培养的忽视。许多企业将大量资源投入基层员工技能培训或高层领导战略规划培训,却忽略了中层管理者领导力的培养。
2. 缺乏系统的培训。以银行为例,很多银行没有针对中层领导的完善培训体系。中层领导晋升后,没有得到领导力提升方面的系统培训,可能业务知识精通但领导技能缺乏,如管理心理学、团队建设等方面知识匮乏,导致领导工作出现问题。
(二)中层干部自身因素
1. 角色转换困难。银行中层管理者具有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双重身份。一些中层领导从基层员工晋升后,不能很好适应角色转变,仍然习惯执行基层业务工作,忽略管理职能。例如从柜员晋升为支行中层的管理者,可能花费过多时间在柜面业务上,而无暇管理团队、制定工作计划等。
2. 外部环境压力。随着金融市场发展和竞争加剧,银行中层领导面临巨大外部压力。新的金融监管政策不断出台,要求银行合规经营,中层领导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应对政策变化,影响领导力发挥。
三、中层领导力提升的策略
(一)正确认识领导角色
1. 保持距离与威信。领导者要与员工保持一定距离感,不能过于宽容,对员工的错误要有适当的批评,这样才能树立威信。
2. 处事强势与果断。领导者在必要时要展现强势,对于不尊重领导者的员工,要使用必要手段管理,在处理事务时不能过于软弱。
3. 展现业务实力。领导者要在业务上展现自己的实力,让员工明白领导者的价值,从而减少员工对领导者的不服从情况。
(二)提升领导气场的处事之道
1. 学会寡言。领导者应少说多听,更多地倾听员工的意见和建议,这样有助于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2. 培养心腹。领导者需要有自己信任的团队成员,他们可以帮助领导者更好地了解和管理团队。
3. 学会忍受孤独。领导者要能承受孤独,与下属保持一定距离,让下属产生敬畏。
4. 做好领导者而非好人。领导者要管理好团队,不能仅仅着眼于与团队成员保持良好人际关系。
(三)系统的培训与学习
1. 企业要重视对中层领导力的培训,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针对中层领导在管理心理学、团队建设等方面知识的不足,进行系统培训。
2. 中层干部自身也要有学习意识,不断提升自己在领导力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从“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不知道自己知道”逐步向“知道自己知道”的“知行合一”状态转变。
中层领导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企业和中层干部自身共同努力。企业要认识到中层领导力的重要性,为中层干部提供成长的机会和平台;中层干部也要不断反思自己的不足,积极学习和实践,提升自己的领导力,从而更好地在企业中发挥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