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人的人际沟通当中,讲条件、判断条件变得特别的重要,会运用条件的人,我们叫做有悟性的人。会判断条件的人,我们叫做有智慧的人。我来给大家讲一个经典的例子,这是现实生活中的一个例子。说有一个贫困县,他要请上级来投资。于是县政府组织一个大规模的活动,请了两个上级领导,一个省里的处长,一个市里的处长。没想到这俩处长互相瞧不起,互相看不上。结果宴会完了之后,傍晚到县里一个湖边,结果这个市里领导就说了,说我在这个地方工作过一年多,我对此地很有感情。记得当年这个湖大概有5平方公里,我天天溜达,那真是烟波浩渺。刚说到这儿,省领导说你住嘴,5平方公里就叫烟波浩渺,5平方公里要烟波浩渺。你们家洗澡的泡澡盆都是波涛汹涌。开玩笑,你搞财政的干部要对数字敏感,要调查研究。他明明是15平方公里,我在这也干过两年。15平方公里。市领导说,你有没有调查研究,他明明就是5平方公里,俩人争起来了。争得面红耳赤,最后回头问主持这个招待的常务副县长张县长说,老张,你说这个湖它是5平方公里还是15平方公里,你表个态。省领导说做事就要讲原则,不能拿原则做交易。市领导说,做事就要实事求是,不能看着谁,官大就趋于权势。结果你说这个老张怎么办?老张真有想法,那叫有悟性。笑呵呵的,就上来给俩人,一人倒了一杯茶说,二位领导,别着急,我给你们讲一个具体情况,你们可都不太了解,说我们县里这个湖,它是个季节湖,风水季节雨量充沛,它就15平方公里。旱季不下雨,它就5平方公里。说市领导您当年在我们这工作的时候,天旱没水,您带着我们抗旱救灾做了很多功绩。我们都记得,那时候这湖旱起来就5平方公里,在抗旱一线留下你的足迹。后来水量充沛了,风调雨顺,大丰收了。省领导你就到我们这儿来工作了。你领着大家收山货卖粮食,忙前忙后热火朝天,在湖边也留下了你的足迹。今天的二位领导故地重游,我们感慨万端,也非常荣幸,非常感激。这个人讲完了之后,两个领导相视一笑,大家想什么,连这样的同志都能说出这样的话。我们作为上级领导,你还争什么争抢什么抢,结果大家反而就没事了。我们讲化解矛盾,他用的什么方法设定条件。我们看似矛盾对立的两个东西,在一定条件下它是一致的,可以互相包含,互相转化。黑和白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是一回事儿,关键在于学会运用条件。
所以我们的人际沟通当中跟中国人搞人际沟通,不要讲结果,不要讲结论。咱先确定条件。你说这是好,行在什么情况下,好在哪个情况下,好在哪种情况下它就不好了,这得讲清楚,不确定条件就抓不住真理的核心。所以你看有一句话说的好,说什么人要能承担责任,要有勇气说,对不起,都是我的错。是不是真的都要承担责任呢?那也不一定。这里边就除了能力之外,还有角色问题。中国古人有一句话叫喜不过生父,悲不过孝子。你这个担当得看你的角色,你说邻居家死了,亲爹这大哥过府吊孝,一个头磕到地下死去活来,比亲儿子哭的还惨痛呢。群众怎么说说儿子不哭过了吗?这人是谁?说邻居,哎呦。这邻居他妈跟这死者什么关系,这不就风言风语了。另外你就是那亲儿子说什么,说大哥,你悠着点儿,你哭成这样不挤兑我吗?群众刚才说了,你看看现在连亲儿子都不如个外人,你这不挤兑人家吗?你说出了事儿了,领导还没怎么着,你这哭的惨痛,你这不挤兑领导吗?要负责任,要拍胸脯说我的错,因为领导先说我的错。上级检查工作出问题了,说你们单位有几个问题,这哥们忘记了,说对不起,都是我的错,你算老几?要承认错误,也得从上往下,这就是角色。所以如果不考虑能力和角色,那么这态度是没有意义的,会带来问题,这就叫条件,真理条件适用,做事情就得看条件、看对象,因人因事因地制宜离开了,这个就不可能有效率。不可能有正确的道路,不可能有好的业绩。
很多人都是被没有条件的真理害死的。因为他没有想到应用条件,于是真理在他那就变成错误了。所以我们想做什么事情,搞管理也好,搞研究也好,你都要先有一个条件意识条件概念,特别是在管理当中,我们认为没有永远的正确,只有合适和不合适。如果有的地方你这样拍,说我讲的东西放之四海皆准,在什么情况下都有效。这人不是骗子,就是傻瓜,不可能管理,必须要讲合适,因人因事因地制宜,你必须要确定条件。大家就想一想,很多东西它在条件面前都经不起推敲。我们现在流行的很多的管理学的观点、方法和技巧,他都没有讲这个条件。但是我们作为做实践工作的人,作为活生生的要生活的人,我们得想这条件不能一刀切,不能一棍子打死,不能啃住一条四处都去这么做。很多让别人成功的东西可能会把我们害死。因为没有讲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