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QCC品管圈的基础概念
QCC品管圈是一种在企业质量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组织形式。它起源于品质管理的发展进程,在日本得到了成长和发展。像日本富士电机株式会社,通过16年的QCC活动取得了众多成果,例如提高品质30%、降低成本24%、提高生产效率20%、提高工作品质10%、标准化10%、安全生产6%等。
从定义来看,QCC是Quality Control Circle的缩写。石川馨将其定义为在车间内自发地进行质量管理活动的小组,这个小组是全公司质量管理活动的一环,由全体成员参加、自我启发、相互启发并采用质量管理的方法不断加强和改善管理工作。它包含多方面含义,如由同一现场人员组成、强调自主管理、是一个小组织、是全公司质量管理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全员参与、围绕质量活动、强调人的积极性、相互启发群策群力、采用质量管理思想和方法且要连续活动以改进工作。在中国,QC小组定义为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围绕企业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组织起来,运用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
QCC的特点有自愿性、民主性、群众性、科学性。其成员通常为8 - 10人,包括圈长、副圈长、圈员等。活动流程包括选定课题、现状调查、目标设定、原因分析、对策实施、效果确认、标准化、总结与评价等环节。
二、QCC的功能与现状相关内容
- QCC与石川博士
- 石川馨博士在QCC的发展历程中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对QCC的定义和理念推广,为QCC在日本乃至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他倡导的在车间内自发进行质量管理活动的小组概念,让企业认识到基层员工参与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 我国早期的QCC
- 在我国,QCC的引入和早期发展受到国外先进质量管理理念的影响。早期的QCC活动主要在一些外资企业或者有先进管理理念的企业中开展,这些企业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尝试让员工参与到质量管理中,提高产品质量和企业效益。
- QCC现状
- 目前,QCC在许多企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越来越重视产品质量,QCC作为一种有效的质量管理工具,能够帮助企业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产品质量和员工素质。不同行业的企业都在根据自身特点开展QCC活动,例如制造业企业利用QCC来优化生产流程、提高产品合格率;服务业企业通过QCC提升服务质量、改善顾客满意度等。
- QCC展望
- 随着企业管理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市场需求的变化,QCC未来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它将更加注重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例如利用大数据分析来确定课题、进行现状调查等。同时,QCC的活动范围可能会进一步扩大,不仅仅局限于企业内部的质量管理,还可能涉及到企业供应链的质量管理等方面。
三、企业开展QCC的相关培训内容
- 策划与筹备
- 在企业开展QCC活动之前,需要进行精心的策划与筹备。这包括确定QCC活动的目标,例如是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还是提升员工素质等。还要确定活动的范围,是在某个车间、部门开展,还是在整个企业范围内推行。同时,要进行资源的筹备,如培训师资、培训场地、培训资料等。在人员方面,要鼓励员工积极参与,确定圈长、副圈长等核心成员的选拔标准。
- 创造条件,引导趋势
- 企业要为QCC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这包括营造积极的企业文化氛围,让员工认识到质量管理的重要性。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例如为员工提供质量管理工具的培训,像调查表、鱼刺图、散布图、直方图、帕布图等简易统计手法的学习。还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对在QCC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团队和个人给予奖励,从而引导QCC活动在企业内形成良好的发展趋势。
- 正确立项
- 正确立项是QCC活动成功的关键之一。立项要基于企业的实际需求和问题,例如产品质量问题、生产效率低下问题、成本过高问题等。在立项过程中,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企业内部现状分析。同时,立项的目标要明确、可衡量,例如将产品合格率提高到某个具体的数值,或者将成本降低一定的百分比等。还要考虑项目的可行性,包括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时间可行性等方面。
四、QCC活动步骤相关培训内容
- 选定课题
- 这是QCC活动的起始步骤。课题的选定要紧密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例如,对于生产型企业,如果产品次品率较高,那么“降低产品次品率”就可以作为一个课题。课题要具有针对性、可行性和创新性。在选定课题时,要充分考虑企业的资源和能力,避免选择过于宽泛或者无法实现的课题。
- 现状调查
- 选定课题后,要对现状进行详细的调查。这包括收集相关的数据,例如生产数据、质量检测数据等。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观察、访谈等方式获取数据。对收集到的数据要进行整理和分析,例如计算平均值、标准差等统计指标,绘制统计图,从而清晰地了解当前问题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
- 目标设定
- 根据现状调查的结果,设定合理的目标。目标要具体、可衡量、可实现、相关联、有时限(SMART原则)。例如,如果现状调查发现产品次品率为10%,目标可以设定为在一定时间内将次品率降低到5%。目标的设定既要具有挑战性,又要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确保能够通过一定的努力实现。
- 原因分析
- 这一步骤要深入分析导致问题的原因。可以采用鱼骨图等工具进行分析,将可能的原因分为人、机、料、法、环等方面。例如,对于产品次品率高的问题,人的方面可能是员工操作不熟练;机的方面可能是设备老化;料的方面可能是原材料质量不稳定;法的方面可能是生产工艺不合理;环的方面可能是生产环境不符合要求等。通过深入分析原因,为后续的对策实施提供依据。
- 对策实施
- 根据原因分析的结果,制定并实施相应的对策。对策要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例如,如果是员工操作不熟练的问题,可以加强员工培训;如果是设备老化的问题,可以进行设备更新或维修等。在对策实施过程中,要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节点,确保对策能够有效执行。
- 效果确认
- 在对策实施后,要对效果进行确认。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对比对策实施前后的情况,评估对策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例如,查看产品次品率是否降低到了设定的目标值。如果没有达到目标,要重新分析原因,调整对策,进行新一轮的实施和效果确认。
- 标准化
- 当对策取得良好的效果后,要将相关的操作流程、方法等进行标准化。这样可以确保在以后的生产过程中能够持续保持良好的效果。例如,将新的生产工艺、员工操作规范等以企业标准的形式固定下来,让所有相关人员都按照标准执行。
- 总结与评价
- 最后,要对整个QCC活动进行总结与评价。总结活动中的经验教训,评价活动的成果,包括对产品质量、成本、员工素质等方面的影响。同时,要对QCC团队成员的表现进行评价,为下一次的QCC活动提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