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度大于领导力的现象表现
在许多企业中,存在着制度与领导力关系失衡的现象。比如,有些企业安全标语、红头文件、规章制度看似一应俱全,然而安全事故却依旧频发。这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在实际工作里,制度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反而是领导的意志或者行为在主导,使得制度沦为一种形式上的“墙挂”。这种现象表明,当领导的影响力大于制度时,制度的有效性就被削弱了。
再看一些企业内部管理,很多时候不是制度说了算,而是领导说了算。员工更多地是看领导的脸色行事,而非遵循制度的规则。这就导致了制度的威力在领导权力的压制下变得弱小,企业管理容易陷入混乱和不规范。
二、制度大于领导力的历史事例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曾国藩为湘军立下的规矩就是一个典型的制度大于领导力的例子。他规定一旦某军统帅战死,除非本部有受拥戴的继任将领,否则必全军遣散回乡,另行招募成军。这一制度让部下为了自身发展会全力保护长官,从而解决了军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问题。相比之下,如果仅靠领导的道德劝诫或者单纯的领导力去要求士兵保护长官,效果可能不会如此显著。曾国藩用制度将保卫长官从一种道德要求转化为符合下属自身利益的行为,这表明制度在某些情况下比领导者个人的影响力更能有效达成目标。
秦国统一六国也与制度的力量密切相关。商鞅变法建立了一套包括“废井田、开阡陌,实行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等内容的制度。通过这一制度,秦国解决了价值识别和利益分配两大问题,逐渐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弱国发展成为强国,最终统一中国。这一过程中,商鞅变法所确立的制度发挥了根本性的推动作用,其影响力远远超过了当时秦国领导者个人的领导力。
三、制度对领导力的提升作用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制度对领导力有着积极的提升作用。以长庆油田采油一厂王窑集输大队为例,通过构建有效的制度,如6S管理推广及相关制度改革,大队实现了多方面的提升。首先,更多的权力和责任下放到基层,领导者从繁琐的日常事务中抽身,回归到本职职能,专注于组织开展、根本制度和流程设计,提高了在组织未来发展方面的影响力。其次,一系列监督机制和制度的构建,提高了领导者对全局的掌控能力。此外,领导者从琐事中解脱后开始加强自我修炼,在知识、能力方面都有所提高,并且加强了与下级员工的沟通交流,增进了彼此的理解和支持,提高了非权力性影响力。
制度能够规范企业内部的管理流程,明确各层级的职责。像王窑集输大队利用问题分类法将各层级的职责分为大队级、基层队级、基层岗位级,又将各级的问题按职责划分为ABC三类,并明确规定处理各类问题的负责人。这使得“事事有人管,人人能管事”,下属的执行力得到提高,领导者不必再担心下属工作的执行情况,从而缓解了工作压力,让领导者能更好地发挥其领导职能。
四、制度大于领导力的理论依据
从管理学的角度出发,“领导”与“管理”是两套不同但相辅相成的行动体系,各有其特有功能及活动。在这其中,制度是一种约束力量。美国哈佛大学的终身教授约翰 - 科特也曾强调这一点。在社会化大生产与变革调整的背景下,领导与管理逐渐分离,21世纪的领导面临由注重管理力向注重领导力的转变,而制度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平衡和规范的作用。
在企业管理中,如果领导的权力过大,就容易出现以领导意志为导向的情况,制度的作用就会被边缘化。相反,当制度的威力大于领导的权力时,企业的管理会更加科学、规范和稳定。这是因为制度是一种基于普遍原则和规律制定的规则体系,它不会因为个人的情绪、偏好等因素而轻易改变,能够为企业提供一个稳定的运行框架。
五、正确处理制度与领导力的关系
虽然制度大于领导力,但并不意味着要忽视领导力的作用。领导者在组织或团队中发挥领导力时,往往也是在践行和彰显制度自信。例如,企业领导者如果对国家的经济制度、产业政策等充满信心,就会依据这些制度和政策来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在企业内部,领导者也需要在制度的框架内发挥其领导力,引导员工遵守制度,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对制度进行合理的调整和完善。
制度和领导力应该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制度为领导力的发挥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平台和规范的框架,而领导力则可以推动制度的有效执行和不断优化。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应该懂得利用制度的力量来提升自己的领导力,同时也应该在制度的建设和完善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确保制度能够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