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领导力概念的演变
领导力最早由西方学者提出,其概念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美国学者认为,领导力概念最早可追溯到古埃及时代。在早期,人们把领导力看作是获得和占有权力位置的行为,认为这是少数人与生俱来的禀赋。
进入工业革命以后,随着社会化大生产和工业现代化的发展,人们对领导力的认识开始转变。此时,领导力被定义为居于领导位置的个人通过“控制”和“管理”为下属指明方向,并引领他们完成目标。这种认识一直持续到20世纪初。
而到了后工业时代,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由于一系列重大社会变革的发生,人们对领导力的认知又有了新的变化。从之前工业时代有等级的、基于领导位置的、单向的领导力,转向“关系”和“过程”的领导力认知。在这种新的认知里,领导力不再是领导者的专属,也不仅仅是领导岗位的标签,更不只是领导者向跟随者的单向作用。它更加强调每一个成员、相互作用以及整体过程。
在不同学者眼中,领导力也有着不同的定义。例如,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管理学教授杨壮认为:“领导力是职场人自身所渗透出的气质,而领导则是外界赋予的权利,当下中国职场人都面临着建立领导力的难题。”还有一种比较概括的说法是,领导力是指在管辖的范围内,充分地利用人力和客观条件,以最小的成本办成所需的事,提高整个团体的办事效率的能力。同时,领导力也是建立愿景目标的能力,是使自己与他人承诺于企业长期成功的能力,是激发他人自信心和热情的能力,是确保战略实施的能力。然而,当我们打开搜索引擎,可以看到千百种关于领导力的定义,似乎都有一定道理但又难以完全说清。
二、领导力与权力的关系
权力有多种类型,这与领导力有着密切的联系。首先是报酬权力,这就像是一种奖励机制,例如你完成销售指标,公司付你提成,就如同给你一个胡萝卜。与之相对的是强制权力,这是一种惩罚手段,比如你完不成销售任务,公司扣你绩效,就像拿着大棒。
合法权力是指组织或者社会赋予一个人的权力。比如你的组长有权要求你临时加班,在公共场合他人有权要求你不吸烟、不大声喧哗等。还有专家权力,这是由一个人的专业能力产生的影响力。例如你的导师提出论文修改意见,你大概率会照着改。领导力是影响力与权力的结合,其中行为、影响力和权力价值之间存在着特定的关系。
三、领导力的构成要素
(一)建立愿景目标的能力
一个具有领导力的人能够为团队建立起清晰的愿景目标。这就像是为团队成员绘制了一幅蓝图,让大家知道努力的方向。例如在企业中,领导者需要规划出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是要开拓新的市场,还是要研发新的产品等。这一愿景目标能够激励团队成员朝着同一个方向前进,凝聚团队的力量。
(二)使自己与他人承诺于企业长期成功的能力
领导者自身要对企业的长期成功充满信心并且全身心投入,同时还要能够让团队成员也作出这样的承诺。这需要领导者通过有效的沟通、激励等方式,让成员认识到自己的工作与企业长期发展的关联,从而愿意为企业的长远目标而努力。
(三)激发他人自信心和热情的能力
在团队中,成员的自信心和热情对于工作的开展至关重要。领导者要善于发现成员的优点和潜力,给予肯定和鼓励,从而激发他们的自信心。例如,当一个员工提出一个新的想法时,领导者如果能够给予积极的反馈,这会让员工感到自己的价值被认可,进而充满热情地去进一步完善这个想法并付诸实践。
(四)确保战略实施的能力
领导者不仅要制定战略,更要确保战略能够有效地实施。这需要领导者对战略进行合理的分解,分配资源,协调各方关系,监督进展情况等。在实施过程中,还可能会遇到各种突发情况,领导者要有应对变化、调整战略的能力。
四、领导者的人格特质
领导者通常具备八种人格特质。这些特质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发挥领导力。例如,可能包括责任心、决断力、同理心等。具有责任心的领导者会对团队的成果负责,积极承担责任而不是推诿。决断力让领导者在面临复杂的情况和选择时,能够迅速做出正确的决策。而同理心则使领导者能够站在成员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从而更好地与成员沟通和合作。
五、领导力在企业中的体现与作用
在企业中,领导力的作用无处不在。对于企业高层管理和部门总监等人员来说,领导力的提升能够带来多方面的收益。从团队层面来看,掌握高绩效下属团队的形成技巧是领导力的重要体现。领导者能够通过合理的人员配置、有效的激励措施等,打造出一个高效的团队。
在观念和思维方面,领导力有助于员工革新观念、转变思维,实现从管理能力向领导才能的升华。同时,领导者还需要掌握“个人 - 团队 - 组织”领导力提升方法及下属管理技巧,全面掌握卓有成效的管理团队(领导者)职业化能力及素养。例如在一些企业中,领导者通过自身的领导力,带领团队开拓新的业务领域,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领导力是一个复杂而多面的概念,涉及到概念的演变、与权力的关系、构成要素、人格特质以及在企业中的体现与作用等多个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