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生产企业管理规章制度全集》
一、目的
为了规范员工的行为举止,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优化公司形象并促进公司的整体发展。
二、总则
公司所有员工应热爱公司,热爱本职工作。在任何时间、任何情况下,员工应对公司绝对忠诚,不得做出损害公司利益和声誉的行为。每位新入职的员工都需要了解并遵守这些规范,让它们成为指导工作的座右铭。
三、行为规范
全体员工需廉洁奉公,遵纪守法,不得贪污受贿、挪用公款、假公济私,损害公司利益。公司员工不得受雇于公司的竞争对手或以其他方式与竞争对手发生关系。员工应严格遵守保密协议,不得泄露公司业务机密。员工需遵守公认的会计准则和经营惯例。
四、礼仪规范
员工在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的需遵循以下规范:
1. 职工必须保持仪表整洁。如:头发清洁、不留长指甲、口腔清洁等。
2. 工作场所的服装应清洁、方便。如:衬衫领子与袖口不得污秽、鞋子应保持清洁等。
3. 在公司内,员工应保持优雅的姿势和动作。如:站姿、坐姿、与人相遇时应点头行礼等。
管理是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的整个过程,存在于任何企业实体的各个环节。对于食品企业而言,通过科学、合理、严谨的管理,至少可以达到产销有序、成本降低、食品安全的目的,最终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大型食品厂通常包含以下部门:总经理办公室、行政人事部、财务部、技术管理部、计划仓储部、质量管理部、安全管理部、设备管理部、生产管理部、销售部以及采购部等。这些部门各自负责不同的职能,共同维持企业的运转。
按职能划分部门是普遍采用的方法,根据生产专业化原则,以工作或任务的性质为基础来划分部门。这种划分方法的优点是充分调动和发挥企业员工的专业职能,培养和训练专门人才,提高企业各部门的工作效率,加强了上层控制手段,有利于目标的实现。但也可能导致所谓的“隧道视野”现象,即职能部门可能忽视与其他部门的配合。
食品企业还需严格遵守食品卫生安全制度,确保食品安全。
为了提升食品卫生管理水平,加强对食品经营流程的卫生监管,切实防止食品污染和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同时树立公司良好的商业形象,我们特此制定以下规定:
一、针对食品从业人员的卫生管理:
1. 食品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必须掌握食品卫生的基本要求和相关知识。车间管理人员有责任对员工进行食品卫生的培训,技术负责人应基于《食品卫生法》及相关规定,对员工进行至少每月五学时的业务知识培训,确保每次培训时间不少于30分钟。
2. 所有新入职或临时参与工作的食品从业人员,必须经过健康检查并取得健康证后方可上岗。技术负责人将担任此项工作的监督责任人。
3. 食品从业人员在工作时必须随身携带有效的《健康证》,并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对于疑似有碍食品卫生的员工,应立即停止其工作并劝其就医。只有在排除健康问题或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车间负责人将负责监督此项工作。
4. 食品从业人员在上岗前需检查个人卫生,包括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禁止吸烟、穿拖鞋,以及禁止随地吐痰和乱扔废弃物等。车间负责人将负责监督此项个人卫生规定。
5. 食品从业人员在食品生产场所内严禁吸烟。工作前、后及处理食品原料后,必须用清水和洗洁用品洗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前,应先洗手或用消水消毒。食品从业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勤洗衣服、勤换工作衣帽等。车间负责人将担任此项工作的监督责任人。
二、食品的卫生管理:
1. 食品出厂前,公司营销员需核实检验合格证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 食品出售前,技术人员应现场核对食品检验合格证与食品名称、数量的一致性,以及检查食品是否存在污染或变质情况。如发现不符,应立即停止出售。
3. 食品储存期间应采取防蝇、防鼠措施,并定期检查和维修这些措施的有效性。
4. 食品用(食)具应遵循严格的清洁和消毒程序,包括清洗、刷洗、冲洗和消毒四个步骤。车间负责人将负责监督这一过程,并进行经常性的卫生检查。
三、环境卫生的管理:
1. 食品生产区域应保持整洁、卫生,并保持良好的通风。
2. 食品生产区应有专用的更衣室和洗手设施,以确保良好的个人卫生。
3. 应定期检查食品包装器具的清洁情况,先生产的食品应优先出售,以缩短贮存时间,防止变质或超过保质期限。
四、食品从业人员的纪律管理规范:
1. 食品从业人员必须持有有效的健康证方可上岗,严禁无证或持他人健康证上岗。
2. 食品从业人员需遵守严格的纪律规定,包括禁止在食品生产场所吸烟、穿拖鞋、佩戴金银首饰、随地吐痰和乱扔废弃物等。
3. 食品生产场所(如加工房和生产车间)应保持整洁,工具应整齐放置。
4. 应设立专用的食品储存仓库,严禁食品与非食品混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