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领导力的内涵与基础认知
领导力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概念。从定义上看,它有多种表述,影响力定义认为领导力是影响他人以实现共同目标的能力;愿景定义强调领导力是创造并传达愿景,激励他人追随的能力;变革定义指出领导力是推动变革,适应环境的能力;服务定义表明领导力是通过服务他人来引导和支持的能力。综合来说,领导力是一个人通过影响、激励和赋能他人,创造愿景并推动变革,以实现共同目标的能力。
领导力与管理存在区别。管理侧重于维持现状,而领导力更注重于引领变革、激励人心等方面。在一个组织中,领导力并非只是领导者才需要的能力,每个员工都可以在工作中发挥领导力的作用,无论是激励他人还是自我激励。
二、领导力修炼的重要方面 - 反思
反思是领导力的重要修炼内容。反思的本质是思+再思,换个角度再思考从而产生新想法。它可以在事前或事后进行,事前的反思方式如预演失败。反思包含四个要素:抽身而出、放下情感、转换角度、指导实践。
其中,换人思考不同于换位思考,它是假设一个别人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自己的事情,这种思考方式有助于达成反思的四个要素。从层次上看,反思有小反思、中反思和大反思。小反思是在行动层面反思怎么做;中反思是在目标上反思做什么;大反思是在信念上反思为什么做,大反思往往能带来最深刻的改变。
三、领导力修炼的关键 - 认识自己
认识自己是最大的反思,也是领导力修炼的重要部分。有一个推荐的三环理论对企业和个人都适用,即思考什么是自己擅长的、热爱的和有机会的。这三环中任何一环都可以作为努力的方向,但如果能找到另外两环则更为理想,因为擅长的方面可以做强。
四、领导力在组织中的体现与要求
在组织中,领导者需要明确领导与管理的工作核心。领导的“三大核心”工作是方向、变化、士气,而管理侧重于明确目标和对结果负责,领导则更强调激发信心和对状态负责。领导者的任务是激发能量,而不仅仅是解决问题,员工的内部动机是能量的源泉。例如,当员工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时,他们就会献身于事业,所以领导者要培育和辅导员工,让他们在工作中取得进展,支持和帮助员工成为领域专家,认可和奖励员工的成就。
同时,领导者要平衡人员管理和任务管理。这两者是一种对立平衡关系,就像八卦里的阴阳,相生相克。在组织中,两者都要设置激励机制,如果缺乏激励,人们就不会积极参与,结果就不会理想。例如年终奖如果只与任务量挂钩,那么人才培养或者领导力培养就容易被忽视。
五、领导力的其他要素
- 人际影响力
- 建立组织中的人际影响力要从洞察人性开始。人性第一定理指出人的行为出发点基本是利己的,但人同时具有社会属性,当社会属性被充分激发时就会产生利他行为。人际影响力有三大武器,会倾听是很重要的一点,最受欢迎的人往往不是最会讲话的人,而是最会听别人讲话的人;还有同理心,要做到心理情绪同频,与对方同喜同悲。
- 领导的特质
- 领导者还需要富有爱心,所谓助人者才有人帮,在别人需要帮助时给予大力帮助,哪怕牺牲一点自己的利益。另外,领导者要敢于担当,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有大担当才能担大任。在沟通方面,在关系沟通中语言占7%,肢体占55%,眼神表情占38%,这也提醒领导者要注意非语言沟通的重要性。
领导力的修炼是一个多方面、综合性的过程,涉及到对领导力内涵的深刻理解、反思能力的培养、自我认知的深化以及在组织中各种能力的平衡和特质的养成等诸多内容。无论是组织中的领导者还是普通员工,都可以从这些领导力修炼的要点中汲取经验,不断提升自己的领导力水平,从而在工作和生活中发挥更大的影响力,推动个人和组织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