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领导力培训与传销的关联
在当今社会,领导力培训本应是提升个人领导能力、促进职业发展的有益途径。然而,一些不良势力却打着领导力培训的幌子进行传销活动。根据2005年国务院颁布的《禁止传销条例》,传销是指组织者或者经营者发展人员,通过对被发展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发展的人员数量或者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或者要求被发展人员以交纳一定费用为条件取得加入资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扰乱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稳定的行为。
在领导力培训新型传销中,往往不再是传统的以销售具体产品为主的传销模式。例如,一些所谓的领导力培训要求参与者交纳高额的培训费用,这类似于骗取入门费式传销,以交纳费用或者以认购商品等方式变相交纳费用,取得加入或者发展其他人员加入的资格牟取非法利益。像在影片《草木人间》中的“蝴蝶国际”,加入的前提是认购高价足贴,一盒六贴,卖一千八百八十八元,认购越多等级越高,然后再发展其他人员。
二、新型传销的精神控制手段
这种新型传销更多地采用精神控制手段,也就是所谓的“精神传销”。它是传销的一个变种,一些非法培训机构、信息咨询公司打着“领导力培训”的旗号,采取心理暗示、催眠洗脑等方式对学员进行精神控制。这些机构将成功学、心理学、催眠术和心灵鸡汤、甚至加上宗教等“乱炖”,形成一种洗脑术。
学员在这种培训中会获得极大的精神满足,把发展新学员作为生命中最重要的目标,一旦不能成功发展下线,则会带来精神上的巨大痛苦。这与传统传销依靠层级返利来驱动销售有所不同。例如,有求助者莱女士在生意瓶颈期时,听了一场打着经营生意、市场营销旗号的课程,被洗脑之后与某公司签订合同并转账20万元,最后该公司未履行合同并注销。
三、新型传销的危害
- 经济危害
- 参与者往往会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像莱女士投入的20万元就打了水漂。这些打着领导力培训旗号的传销组织,通过各种手段诱使参与者投入大量资金,而参与者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
- 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这种新型传销非法占有他人财产,破坏了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影响了正常的商业活动开展。
- 社会危害
- 对家庭关系造成破坏。精神传销造成的危害,除了金钱损失,还会使受害人的家庭关系破裂,亲友关系断裂。当参与者陷入传销思维,一心只想发展下线,会忽视家庭和亲友关系,导致关系紧张甚至破裂。
- 对个人精神的损害。它会给参与者带来难以治愈的精神创伤。一旦不能达到传销组织设定的发展下线目标,参与者会遭受精神上的巨大痛苦,而且这种精神控制可能会改变一个人的价值观和人格,比单纯的财产损失性质更加恶劣。
- 政治危害。此类培训用精心设计的内容,鼓吹极端唯心主义和个人主义,破坏主流意识形态,败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再加上此类培训涉及人数众多并带有精神控制特点,很容易诱发事端,特别是一些机构还有境外背景,一旦被敌对势力操纵利用,将直接影响国家政治安全。
四、如何识别与防范
- 识别特征
- 首先看是否有交纳或变相交纳入门费的情况,交钱后才能获得计取报酬和发展下线的资格是传销的重要特征之一。在领导力培训新型传销中,高额的培训费用往往就是入门费的一种变相形式。
- 其次看是否存在直接或者间接发展下线的情况,即“拉人加入”,按照一定的顺序组成层级。如果一个领导力培训课程不断强调让学员拉更多的人来参加,那就要提高警惕。
- 最后看是否存在上线从直接或者间接发展的下线的销售业绩中计取报酬,或者以直接或间接发展的人员数量计取报酬、返利的情况。虽然新型传销可能不单纯以层级返利为驱动,但如果有类似以发展人员数量获取利益的模式,也很可能是传销。
- 防范措施
- 提高自身的防范意识。对于那些打着领导力培训旗号,但内容空洞、过度强调精神满足和发展下线的课程要保持警惕。在面对各种培训宣传时,要理性思考,不要被所谓的“快速提升领导力”等诱人的说法所迷惑。
- 关注培训的合法性。查看培训组织是否有合法的资质,是否在相关部门进行了正规的注册备案。如果一个培训组织信息模糊,无法提供合法的证明文件,那么很可能是非法的传销组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