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来”:承担责任的领导力开端
“我来”这一口诀是领导力修炼中承担责任的体现。在面临集体难题时,这一口诀有着不同的应用方式。对上级和平级说“让我来”,对下属说“跟我来”。从《孙子兵法》的角度看,领导力如同不战之法和不败之法。不战有三层含义,其一为知己知彼,打不赢就不要打;其二是打得赢但代价太大不打;其三是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是最优打法。在实际的集体事务中,当出现问题时,能挺身而出说出“我来”的人,便是在践行领导力中的责任担当。例如在企业项目推进遇到阻碍时,如果有人能站出来说“我来”,主动承担协调资源、解决技术难题等责任,那他就是在发挥领导力。这一口诀的难点在于,说“我来”并非人的本性。从进化心理学视角,人类的默认设置是追随而非领导,所以能够克服这种本性,说出“我来”,是领导力修炼的重要一步。
二、“我不知道”:解决难题的独特策略
“我不知道”这句口诀对应的领导力修炼是解决难题。即使领导者已经有了答案,在面对挑战性难题时,说“我不知道”,可以动员他人主动去发现自己的答案。这一策略有助于避免领导者的独断专行。在团队中,成员往往具有不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当领导者表现出并非无所不知时,就给了成员更多的思考空间。比如在一个科研团队探讨新的研究方向时,领导者即使心中有初步想法,也说“我不知道”,这会促使团队成员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可能挖掘出更多创新的思路,最终更好地解决难题。
三、“你觉得呢?”:密切联系群众的有效方式
“你觉得呢?”这一口诀对应的领导力修炼是密切联系群众。当下属来向领导者请示时,领导者问“你觉得呢?”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有着多重作用。它可以启发下属的思想,激励他们的情感,建立良好的上下级关系,同时推进行动。在日常的工作场景中,比如下属向领导询问关于项目方案的修改意见,领导如果问“你觉得呢?”下属就会开始思考自己的方案存在哪些优点和不足,这不仅能让下属感受到领导对自己的尊重,还能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促使他们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
四、“我讲个故事”:讲故事的动员力量
“我讲个故事”这句口诀对应的领导力修炼是讲故事。讲故事比讲道理更能动员群众。领导者要学会讲四种领导力故事,即“我是谁”“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我们为什么要变革”。故事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例如在企业面临转型变革时,领导者如果只是讲一些大道理,员工可能难以理解和接受。但如果领导者讲述一个关于企业过去如何克服困难、团队成员如何齐心协力走向成功的故事,并且阐述现在面临的情况与过去的相似之处,以及未来变革的方向,员工就更容易产生共鸣,从而积极参与到变革中来。
五、“我教你”:领导者的教师角色
“我教你”这句口诀对应的领导力修炼是当老师。领导者要在五个层次上当老师,包括“照我说的做”“我说给你听”“我做给你看”“你说怎么做”“你为什么做”。在企业中,新员工入职时,领导者需要在不同层次上进行教导。首先是“照我说的做”,让新员工熟悉基本的工作流程;然后“我说给你听”,解释工作背后的原理;接着“我做给你看”,通过实际操作让员工更加直观地学习;再让员工自己说“你说怎么做”,检验他们的理解程度;最后问“你为什么做”,促使员工深入思考工作的意义。通过这五个层次的教导,领导者能够更好地提升团队成员的能力。
六、“失败了,恭喜你”:从失败中学习的智慧
“失败了,恭喜你”这一口诀重新定义了失败。在传统观念中,失败往往被视为消极的结果,但在领导力的修炼中,失败是成功的过程、有益的发现和学习的机会。例如在创业公司中,产品的初次推出可能遭遇失败,但领导者如果能对团队成员说“失败了,恭喜你”,并引导大家从失败中分析市场需求未被满足的原因、产品存在的缺陷等,那么这次失败就成为了团队成长的宝贵经验,有助于团队在后续的产品改进和市场推广中取得成功。
七、“我要改变什么”:反思与进步的关键
“我要改变什么”这句口诀要求领导者进行反思。领导者要问自己和他人,是否要改变行动、目标或者心智模式。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市场环境不断变化,如果领导者固步自封,不思考改变,企业可能会逐渐失去竞争力。例如当竞争对手推出新的营销策略,领导者就需要反思自己的营销方式是否需要改变,是否要调整目标市场或者改变对市场的认知模式,通过这样的反思,领导者能够带领企业不断适应变化,实现持续发展。
八、“为什么”:深思以把握本质
“为什么”这一口诀促使领导者进行深思。领导者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思考,找原因(策略思考)、找目标(系统思考)、发现组织根隐喻(隐喻思考)、思考“为什么不”(整合思考)。在企业决策中,当面临一个新的项目投资时,领导者不能只看表面的利益,而要思考为什么要投资这个项目,背后的原因是什么,目标是否符合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通过这样深入的思考,才能把握问题的本质,做出正确的决策。
九、“我是谁”:认识自己的动态过程
“我是谁”这句口诀要求领导者进行动态的自我认识。领导者要清楚自己的热爱、擅长和机会,从而更好地定位自己。在职业生涯中,领导者可能会面临不同的选择和挑战。如果清楚自己热爱创新、擅长团队管理并且有机会在新兴行业中发展,那么就可以朝着这个方向定位自己的领导角色。这种自我认识有助于领导者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同时也能更好地与团队成员合作,因为他们了解自己的能力边界和发展方向。
十、“我该是谁”:两难选择中的自我界定
“我该是谁”这句口诀要求领导者在面临两难选择时,明确自己的原则和方向,从而做出更好的决策。例如在面临听从自己还是听从他人的选择时,领导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权衡利弊。如果是在涉及企业核心价值观的问题上,可能需要更多地听从自己内心的原则;而在一些涉及团队协作和多元意见的情况下,可能需要更多地听取他人的建议。在追求结果和坚持原则之间,以及在不同原则之间进行选择时,领导者也需要明确自己的立场,这样才能在复杂的情况下做出符合企业和团队利益的决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