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力在个人与组织的发展进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领导力》(第6版)为我们深入理解领导力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深刻的见解。
一、领导力的重要性及《领导力》(第6版)的地位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下,无论是企业还是其他组织,领导力都是推动发展、应对挑战的关键因素。从宏观角度看,一个具备卓越领导力的组织能够更有效地适应市场变化、引领创新潮流。例如在数字革命浪潮中,像布莱恩·阿林克所在的第一资本金融公司,需要领导者以新的思维模式来应对信用卡业务的变革,以数字化优先的方式服务客户。
《领导力》(第6版)这本书是James Kouzes和Barry Posner合作编写的经典之作。它以实证研究为基础,通过对数千名企业和政府管理者的调查分析,总结出成功领导者的行为和思维方式。这本书在全球范围内售出数百万册,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并且成为领越®领导力工作坊、领越®LPI评测的理论核心,足见其在领导力领域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二、领导者应具备的品质
- 信誉基石
信誉是领导力的基石。书中通过调查追随者对领导者的期望,发现人们对领导者有着各种各样的期望。在对几千名企业和政府管理者的调查中,得到了几百种不同的价值观、性格和品质。经过分析简化为20个品质的检查表,即受人尊敬的领导者的品质(CAL)。当人们选择“在他们愿意追随的领导者身上最希望看到和最敬佩的七个品质”时,这些品质是人们心甘情愿追随领导者的重要因素。这表明领导者的信誉建立在众多品质之上,而这些品质是获得追随者信任和尊重的关键。
- 五种习惯行为
- 以身作则(Model the Way)
以身作则的本质是领导者通过躬身入局、率先垂范的行动来赢得领导的权利与尊重。领导者要充分认识自己的自驱力来源,即内心深处的价值观。例如,布莱恩·阿林克在新的工作环境中,首先与团队成员进行一对一的交流沟通,他不是以领导者的权威身份,而是以一个真实的人的身份去融入团队。这体现了领导者要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并真诚地表达自己的信念,用行动为团队树立榜样。
- 共启愿景(Inspire a Shared Vision)
领导者要能够描绘共同的愿景来感召他人为共同的目标努力奋斗。这需要领导者在心理上形成组织未来理想的图景,这个图景要可实现、可信且有吸引力。领导者必须充满激情,因为人们不会追随一个缺乏激情的人。比如,在一个创业公司中,领导者要向团队成员描绘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如成为行业内的创新领导者,这个愿景能够激发团队成员的能量和激情,使他们愿意为之努力。
- 挑战现状(Challenge the Process)
领导者需要寻找机会、捕捉创意,勇于尝试并承担风险。在这个过程中,从实践中学习,赢取小小成功。例如,一些传统企业的领导者,在面对新兴技术的冲击时,敢于挑战原有的业务模式,尝试开展新的业务线,如实体书店开展线上销售和文化活动等,通过不断尝试和学习来适应市场变化。
- 使众人行(Enable Others to Act)
这要求领导者促进协作,营造信任氛围,增进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增强他人的能力,提升他们的自主意识、能力和自信心。在一个项目团队中,领导者要鼓励成员之间的合作,为成员提供培训和发展的机会,让每个成员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从而使整个团队的力量得以充分发挥。
- 激励人心(Encourage the Heart)
领导者要认可他人的贡献,期待成员发挥最佳水平,使认可个性化,并且庆祝价值的实现和胜利,创造一种集体主义精神。例如,当团队完成一个重要项目时,领导者可以通过举办庆祝活动、颁发个人奖励等方式来激励团队成员,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工作得到认可,从而激发他们在未来工作中的积极性。
三、领导力的学习与实践
领导力并非是天生的,它是可以通过后天学习和练习获得的能力。《领导力》(第6版)提供的这些理论知识是领导力发展的重要基础,但光看书是不够的,还需要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的领导工作中。正如书中所提到的,任何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只要养成这五种习惯行为,就有很大概率成为卓越领导者。我们可以将这些行为融入日常的领导工作中,不断地进行自我反省,对照书中的理论来改进自己的领导力行为。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领导力是一种关系,它存在于组织中的各个层面,每个人都可以成为领导者,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领导作用,带领团队迎接挑战,走向卓越。
总之,《领导力》(第6版)为我们理解领导力提供了全面而深入的视角。通过对领导者品质、习惯行为等方面的阐述,为那些希望提升领导力的人提供了宝贵的指导,无论是在组织管理、团队建设还是个人发展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