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领导力风格的主要类型
在领导力领域,存在着多种不同的领导风格。首先是设计者/开发者风格,这类领导者有掌控全局的动力,在面临需要变革的情境时会积极行动,推动工作更加高效地开展。例如在企业面临战略转型时,他们能够迅速规划出整体框架,引导团队朝着新的方向前进。
激励者/影响者风格的领导者则擅长激发和影响他人,促使大家齐心协力,以达成卓越的成果。就像在一些创业团队中,领导者凭借自身的魅力和激情,吸引众多成员追随,共同为实现创业梦想而努力。
团队合作者风格的领导者将确保事情做得“正确”视为首要任务,他们认为团结和合作对于愿景和计划的实施至关重要。在项目执行过程中,他们注重协调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确保各个环节紧密配合。
执行者风格的领导者追求完美地执行各项具体且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在科研项目中,他们会严格按照实验步骤操作,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准确性。
此外,戈尔曼还描述了其他的领导力风格。梦想型领导力风格在组织需要方向指导时最为适用,它能让成员朝着新的梦想前行,领导者在团队前进时能够清晰地指出团队达成目标的路径,允许成员自由创新、实验并承担可测的风险。例如一些科技企业在探索新的业务领域时,领导者以梦想型风格引领团队开拓未知的市场。
指导型领导风格专注于成员个人的发展,领导者需要帮助成员提高自身表现,并将成员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联系。在企业内部培训体系中,指导型领导者可以针对员工的不同特点给予个性化的职业发展建议。
随和型风格强调成员间的相互沟通以实现团队工作和创造团队和谐,在增进情感、提升士气、增强沟通或重建信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不宜单独使用,否则可能会让成员认为平庸是可被接受的。比如在团队遭遇内部矛盾时,随和型领导者可以通过组织团队建设活动来修复关系。
民主型风格则利用成员的知识和技能,促使团队对达成目标做出承诺。当团队方向不明确时,这种风格最为有效,领导者需要筛选出团队成员各自的智慧。在一些创意项目中,民主型领导风格可以激发团队成员的创造力,集思广益。
二、领导力风格的影响因素
(一)性格因素
性格对领导力风格有着重要的影响。从获取能力的方式来看,外向(E)和内向(I)型的人在领导风格上会有所不同。外向型领导者可能更善于在团队中积极沟通、拓展人脉,而内向型领导者可能更擅长深入思考战略问题。
在决策方式上,理性(T)和情感(F)型的差异也很明显。逻辑理性型(T)领导者可能更注重工作的原则性,用逻辑分析得出结论,有时可能会在不经意间伤害别人的感情;而注重情感型(F)领导者则受价值观驱动,在与他人保持和谐关系的情况下工作效果最佳,更注重他人的感受。
从获取信息的方式而言,全局直觉型(N)和具象实感型(S)也会影响领导风格。全局直觉型领导者喜好解决新的复杂问题,喜欢从全局出发看事物,可能不太注重细节;而具象实感型领导者则喜欢利用经验和常规方法解决问题,注重事实细节。
(二)情境因素
情境也是影响领导力风格的关键因素。赫西(Hersey)和肯·布兰查德(Ken Blanchard)提出的情境领导理论认为,领导风格应根据团队成员的能力和承诺进行调整。例如,对于热情但缺乏经验或技能的团队成员,指挥式(高命令性、低支持性的行为)领导风格较为合适,领导者提供明确的任务目标和要求,并密切监督任务进展。而当团队成员具备一定技能但仍需指引和鼓励时,教练式(高命令性、高支持性的行为)领导风格就更为有效。
三、领导力风格的测评方法
(一)问卷调查法
可以通过一些专门设计的问卷来测评领导力风格。例如在给定的领导力风格测试问卷中,每一组有十个句子,被测试者需要根据句子描述与自己的符合程度圈选1(完全符合)、2(部分符合)、3(不符合)。完成问卷后,计算每组圈选“1”的次数并进行排序,分数最高的那一组就代表主要的风格倾向。
(二)情境模拟法
假设身处多种不同的情境中,每种情境下有多种行为可供选择,被测试者需要根据自己的真实想法选择在该情境下会采取的行为。这种方法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出被测试者在实际工作场景中的领导行为倾向。
四、领导力风格测评的意义
(一)提升团队协作效率
了解团队成员和领导者自身的领导力风格有助于提升团队协作效率。当团队成员清楚领导者的风格后,能够更好地理解领导者的决策和要求,减少不必要的误解和冲突。例如,如果团队成员知道领导者是执行者风格,就会明白在工作中需要注重细节和执行的准确性。
(二)促进个人职业发展
对于领导者自身而言,明确自己的领导力风格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提升。比如,一位以激励者/影响者风格为主的领导者,如果发现自己在任务执行方面存在不足,可以学习执行者风格中的一些优点,使自己的领导能力更加全面。
(三)优化企业管理
在企业层面,了解领导力风格有助于优化管理策略。企业可以根据不同的领导风格安排合适的岗位和任务,同时也可以针对不同风格的领导者开展个性化的培训和发展计划,从而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