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航法则的内涵
领导力大师约翰·麦克斯维尔在《领导力法则》中提出的导航法则指出,谁都可以掌舵,但唯有领导者才能设定航线。这一法则明确了领导者在团队或组织里的独特地位。领导者就如同航行中的灯塔守护者,需要具备比他人更广阔的视野,能看到更多、更远的地方,并且要在他人尚未察觉时就洞察到事物的发展趋势,其本质强调的是领导者的前瞻性。
在团队中,成员们往往忙于各自手头的任务,就像船上各司其职的船员。而领导者不能只着眼于当下事务,他们要抬头眺望远方,预测可能出现的风浪、暗礁和新的机遇。例如在商业领域,普通员工可能专注于日常的销售、生产或者客户服务工作,但是领导者却要考虑市场的长期走向、新技术的潜在影响以及竞争对手可能采取的策略等。这种前瞻性视野能让领导者为团队设定正确的发展方向,防止团队盲目跟从。
二、导航法则下领导者的特质
-
全局观
领导者要具备全局观,这是导航法则的核心要求之一。拥有全局观意味着领导者能够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发展态势,而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例如在一个大型项目中,可能某个环节在短期内看似进展顺利,但从全局来看,这个环节可能会对后续的其他环节产生负面影响。领导者如果具备全局观就能及时发现并调整,确保整个项目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
平衡能力
在乐观主义与现实主义、直觉与计划、信念与事实之间找到平衡是导航法则对领导者的要求。一个成功的方案往往会遇到诸多阻碍,如对改革的恐惧、无知、对未来的不确定以及想象力的缺乏等。而最后决定一个方案能否被接受、得到支持并获得成功的因素不是方案的规模大小,而是领导者能力的大小。领导者需要在各种看似矛盾的因素之间找到平衡,才能更好地设定航线,引领团队前行。
三、导航法则在实践中的体现
-
阿蒙森队的成功案例
1911年两支探险队的南极之旅是导航法则在实践中的典型案例。阿蒙森队在出发前,阿蒙森用心地制定了队伍前行的航线。他研究了爱斯基摩人的丰富经验,发现采用狗拉雪橇运输物质是很好的方法,于是挑选了滑雪能手和训狗能人。并且详细制定了每天前进15 - 20英里耗时6小时的计划,这样能保证队员和狗有充足的体力完成第二天的里程,还一路上设立了补给站。最终阿蒙森队在没有任何人员牺牲的情况下快速达成目标,成为第一个到达南极的队伍。这充分体现了阿蒙森作为领导者运用导航法则,凭借前瞻性的规划和对各种因素的考量,带领团队走向成功。
-
企业中的应用
在企业组织里,导航法则同样重要。随着组织规模的扩大,领导者越需要把前路看清楚,因为规模越大,在中途改变方向就越困难。例如一个大型企业在开拓新市场时,领导者需要对市场进行全面的调研,包括目标客户群体、竞争对手、政策环境等。然后根据这些信息设定合理的发展航线,如产品定位、市场推广策略等。如果领导者没有遵循导航法则,盲目进入市场,可能会遭遇各种问题,导致企业的损失。
四、领导者如何遵循导航法则提升领导力
- 反思过去经验
领导者要成为优秀的引路人,就必须花时间对过去的经历进行反思并且从中学习。过去的每一次成功和失败都可以成为信息和智慧的宝库。成功让领导者明白自己擅长做什么,使自己充满自信;失败则能让领导者吸取教训,避免再次犯错。例如一位领导者在之前的项目中因为没有充分考虑到资金链的问题导致项目后期出现危机,那么在后续的项目中他就会特别重视资金方面的规划。
- 细致规划未来征程
优秀的领导者在带领人们启程前,为了使征程尽可能取得成功,总会先仔细考虑一遍整个过程。这包括对目标的明确、对可能遇到的风险的预估、对资源的合理分配等。就像在一场营销活动策划中,领导者要明确活动的目标是提高品牌知名度还是增加产品销量等,预估可能遇到的风险如天气变化对户外活动的影响、竞争对手同期推出类似活动等,然后合理分配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