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使命原则:领导力的力量源泉
使命是领导力成长的重要基石。一个具有使命感的领导者就像拥有无尽动力的引擎。例如松下幸之助,他在创业初期经历了14年寻找使命的艰难历程。在1918年开始创业后,长时间无法明确自己真正的使命。然而,一旦找到使命,它就超越了世俗名利,成为一种纯粹的信仰。这种信仰不仅能实现领导者个人价值,更关系到全体员工的命运。
对于企业来说,领导者找到的崇高使命如同黑暗中的明灯。它能让领导者内心充满力量,这种力量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当领导者将使命感牢记于心并传递给他人时,就能激发大家的热忱。这种由使命感带来的力量会影响团队,带动身边的人,推动事业飞跃式成长。
二、热忱原则:领导力的重要体现
热忱在领导力中占据着关键地位。松下幸之助常强调“热忱”是经营成功最重要的因素。他认为自己能在经营上取得成就,尽管自身文化水平不高且身体虚弱,但凭借的就是“高涨的热忱”。
对于企业领导者而言,“高涨的热忱”是领导力的重要体现。它能激发领导者积极投入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并且这种热忱会在团队中产生积极的连锁反应。当领导者充满热忱地对待工作时,会带动整个团队的工作氛围,提高团队的工作积极性和效率。
三、员工发展阶段对应的领导力原则
- 热情的初学者阶段(指令型领导力风格)
- 在员工处于热情的初学者阶段时,他们渴望开始任务但缺乏专业知识。领导力发展提升者不应因员工的初学者状态和任期而忽视指导。要提供关于目标的详细指导,不仅口头说明,还要亲自演示。例如在新员工入职时,领导要详细告知工作流程、标准等。同时,要密切监视员工的行为,以便得出有关员工成果的反馈。这有助于员工快速适应工作,为后续的发展奠定基础。
- 醒悟的学习者阶段(教练型领导力风格)
- 当员工未能成功完成新任务进入“醒悟的学习者”阶段时,热情会演变成挫折与不安感。此时领导力发展提升者需要指明达到目标或完成任务的方向,解释原因,征求建议,并且鼓励员工参与到决策当中。就像在每年2月底前后(如果新一年实践从年初开始),员工没有太多空闲练习,领导要像教练一样引导员工在任务中的行为,帮助他们克服挫折感,重新找到工作的方向。
- 有能力但很谨慎的执行者阶段(支持型领导力风格)
- 在这一层级,员工有能力完成任务,但可能缺乏信心和动力。领导力发展提升者的角色是倾听、引导、鼓励和支持。例如当员工承担重要任务时,领导要与员工一起商议决策,增强他们的信心,让员工感受到支持,从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
- 自力更生的成功者阶段(授权型领导力风格)
- 当员工成为某一个任务的专家后,领导力发展提升者应该允许该员工自己做出决策。这是对员工能力的信任,也是员工成长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例如在研发部门,资深的研发人员对项目非常熟悉时,领导可以充分授权,让他们自主开展工作。
四、自我认知与发展相关原则
- 自我认知与反思
- 领导力发展的第一步是了解自己。领导者需要反思自己的价值观、优势和弱点,并理解自己在组织中起到的作用。例如,一位销售部门的领导要思考自己在团队激励、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的价值观,认识到自己在市场开拓方面的优势以及在团队协调上可能存在的弱点。通过自我认知,领导者可以更好地确定自己需要改进的方面,并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
- 学习和发展
- 领导力是一个不断学习和发展的过程。领导者要积极寻求学习机会,参加培训课程和阅读相关文献。例如参加行业内的高端论坛、专业技能培训等。持续的学习有助于拓展视野,了解最新的领导理论和实践,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这可以让领导者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保持竞争力,更好地引领团队发展。
五、人际关系与团队合作原则
- 建立人际关系和团队合作能力
- 领导力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合作能力。领导者需要建立信任、尊重和公正的关系。例如在团队中,领导要公平对待每一位成员,尊重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要激励团队成员发挥他们的潜力。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合作,领导者可以推动团队向共同目标迈进。比如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领导要及时沟通项目进展、协调资源分配,让团队成员明确目标,发挥各自的优势。
六、目标与策略制定原则
- 制定明确的目标和策略
- 领导者需要具备制定明确目标和策略的能力。明确的目标能够激励和引导团队成员,使他们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和方向。例如在企业制定年度销售目标时,要具体到销售额、市场份额等指标。领导者还需要制定可行的策略,以实现组织的长期发展和成功。比如通过市场调研,确定产品的定位、营销渠道等策略,确保销售目标的达成。
七、激励与激发潜力原则
- 激励和激发他人潜力
- 领导者的重要职责是激励和激发团队成员的潜力。通过奖励和认可有效的工作表现,领导者可以激励团队成员实现更高水平的工作成果。例如设立月度优秀员工奖、项目奖金等。同时,领导者还应当鼓励员工发展自己的技能和能力,并提供适当的支持和资源。比如为员工提供培训机会、学习资料等,让员工感受到自己在团队中的成长空间。
八、持续改进与适应变化原则
- 持续改进和适应变化的能力
- 领导力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领导者时刻反思和调整自己的行为和方式。面对变化和挑战,领导者需要灵活应对,并能够引领团队顺利应对挑战和变革。例如在市场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如竞争对手推出新的产品或服务,领导者要及时调整企业的战略、产品布局等,带领团队适应新的竞争环境。
九、道德与道义倡导原则
- 倡导道德和道义
- 作为领导者,要倡导道德和道义。在企业经营管理中,要遵守商业道德,诚实守信。例如在与合作伙伴签订合同时,要严格按照合同条款执行,不欺诈、不违约。同时,领导者的道德行为会对团队成员产生示范作用,营造良好的企业氛围。
十、宽容原则:展现领导风范
- 网开一面
- 当下级有错误时,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领导者就应得理让人,网开一面,给下级以改正的机会和空间。这样做既体现了领导的仁厚,更展现了领导的睿智。例如员工在工作中偶尔出现小失误,领导不应过分苛责,而是给予指导和改进的机会。这不仅不会失去领导的尊严,还能保全下级的面子,有利于上下级关系的和谐,下级也会更加努力地为上级工作。领导者要有博大的胸怀、雍容的气度,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包括逆耳之言,容得下各种各样的人。
十一、领导力培养的企业策略原则
- 以终为始
- 要紧密承接业务战略,基于科学的数据分析方法来进行领导人才规划,确定领导力发展策略,做好人才储备和培养发展的长远计划。例如企业根据未来5年的业务发展目标,分析所需的领导人才数量、能力要求等,然后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计划。
- 领导牵头
- 将领导力发展工作转为“一把手工程”,确保实际效果。企业的高层领导要积极参与到领导力培养工作中,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才能让领导力培养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 回归根本
- 平衡领导力培养的短期回报和长期投资,重视从基层开始的各层级领导梯队建设和培养,并且投资于高潜质领导人才的培养上。不能只注重短期的效益,而忽视了基层领导人才的培养,要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 改革创新
- 应用70 - 20 - 10的领导力培养原则,跳出固有模式,减少对课堂培训的依赖,设计更多能够帮助整合知识、技能和经验的发展方式。例如增加实践项目、导师辅导等培养方式,提高领导力培养的效果。
- 系统整合
- 把领导力培养工作纳入整个人才管理的体系,从识别、评估、发展、使用、激励、保留等全方位入手,确保高影响力,应对中国企业领导者的能力欠缺的挑战。通过系统的人才管理,提升领导力培养的质量和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