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可复制领导力的基本概念
可复制领导力是一种现代管理理念,它打破了传统观念里对领导力的固有认知。传统观念中的“管理”,核心驱动力往往是“怕”,例如员工害怕被处罚等。而可复制领导力强调的核心驱动力是尊敬和信任。在企业中,这一理念的应用有着重要意义。例如在一些大型企业如可口可乐、宝洁等,它们将工作进行工具化处理,把工作拆分成可以完成并检验的步骤,员工接受训练按步骤行事。这不仅提高了员工效率,也让领导效果显著提升,而且这种工具化的领导力是可以复制传承的,即使有员工流失,新员工也能及时补上,保证企业领导力环节的连贯性。
二、管理者与领导者的角色定义判断
(一)管理者角色
管理者的定义是多方面的。从题目中的信息来看,管理者不是单纯身居管理职位拥有职权的人,其主要角色是通过别人来完成工作。例如在一些项目中,管理者不是自己去做每一个具体任务,而是组织和协调团队成员去达成目标。如果判断题说管理者就是自己完成工作,那显然是错误的。
(二)领导者角色
领导者的角色定义是通过营造氛围来提升绩效的人。比如在一个创新项目团队中,领导者不是直接告诉成员怎么做,而是营造一个鼓励创新、包容失败的氛围,让成员在这种氛围中发挥创造力,提高工作绩效。如果说领导者的角色是亲自带领员工做出业绩,这种说法并不全面准确,是错误的判断。
三、沟通视窗相关判断
(一)沟通视窗的象限
沟通视窗由公开象限、隐私象限、盲点象限、潜能象限四个部分组成。这四个象限各有特点。例如公开象限是自己知道别人也知道的部分,像一个公众人物的公开事迹;隐私象限是自己知道别人不知道的部分,可能包含一些个人的小秘密或者未公开的计划等;盲点象限是自己不知道但别人知道的部分,如自己的一些习惯缺点可能自己没意识到但周围人能看到;潜能象限是自己和别人都暂时不知道的部分,可能是一个人潜在未开发的能力。如果判断题中出现沟通视窗有五个象限之类的说法,那必然是错误的。
(二)象限特点相关判断
1. 放大公开象限是有好处的,它可以提高个人影响力、提升个人与团体间信任等级等,而不是暴露个人隐私这种负面的结果。所以如果判断题说放大公开象限是暴露隐私,那就是错误的。
2. 盲点象限指的是自己不知道但别人知道的部分。当盲点象限被揭开时,正常反应可能是羞愧、愤怒或者惊讶,而喜悦通常不是正常反应。如果判断题说盲点象限被揭开时喜悦是正常反应,那就是错误的。
四、员工与领导关系相关判断
员工的执行力等于领导的领导力。很多领导者陷入提升员工执行力的迷思,却忽略了自身领导力的提升才是关键。例如日本企业中领导给员工交代工作任务,如果领导没有良好的领导力,员工的执行力也难以提高。所以如果判断题说员工执行力与领导领导力无关,那就是错误的。
五、领导力基石假设相关判断
可复制领导力的基石假设包括人人生而平等、人是自由的、人的潜力是无限的等。基于人人生而平等这一假设,每个人都有成为领导并拥有自己的团队的机会。如果判断题违背这些基石假设,例如说人不是生而平等,在领导力发展方面存在天生的等级差异,那就是错误的判断。
六、其他相关概念判断
- 在可复制领导力中,二级反馈是塑造他人行为的有效工具,目的在于建立牢固的尊敬和信任,而不是单纯发现他人的优点或者弱点。如果判断题对二级反馈目的表述错误,那就是错误判断。
- 管理者的成长进阶步骤是建立信任 - 建立团队 - 建立体系 - 建立文化。如果判断题中给出的成长进阶步骤顺序错误,那就是错误的判断。
综上所述,在做可复制领导力的判断题时,需要对可复制领导力的各个概念、理论和相关关系有清晰准确的理解,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