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可复制领导力的内涵与意义
领导力在很多人眼中是一种神秘且难以捉摸的能力,然而可复制的领导力概念打破了这种传统认知。可复制的领导力首先强调领导力是可以学会的。在东方传统观念里,领导力常被神化为一种“感觉”,似乎无法通过学习获取。但实际上,像樊登的领导力课程就证明了,众多创业者和企业老板通过学习提升了领导力,进而推动了企业的发展。
从本质上讲,可复制的关键在于工具化。西方的大企业如可口可乐、宝洁等在这方面就走在前列。它们将工作拆分成可完成且能检验的步骤,员工接受相关训练后按照步骤工作,这样不仅员工效率提高,领导的领导效果也显著提升。这种工具化的“领导力”可以轻松传递给他人,实现领导力的永续发展。例如,当企业面临员工流失时,若掌握了领导力工具,新员工就能及时补上,避免业务停滞不前。
另外,员工的执行力等于领导的领导力这一观点也非常重要。很多领导者陷入提升员工执行力的迷思,却忽略了这一本质关系。日本企业的做法值得借鉴,他们在给员工交代工作任务时,会交代五遍。第一遍交代清楚事项,第二遍要求员工复述,第三遍和员工探讨事项的目的,第四遍做应急预案,第五遍要求员工提出个人见解。这样复杂的流程确保了员工充分理解做事的目的和方法,减少失误,避免“重做”这一企业最大的非必要成本。
二、可复制领导力工作预期中的团队建设
(一)建立信任
当我们还是普通员工时,在团队中要努力赢得领导信任、同事喜爱并获得客户认可,才能有升职机会。而领导力的第一重修炼就是在团队中建立信任。只有团队成员之间相互信任,才会愿意跟随奋斗。
(二)学会放手
管理者在建立团队后要学会放手,不能一直用自己的意志管理团队。要让团队自我进化,成员自己成长,即便开始会出现一些损失或错误,也要容忍。
三、可复制领导力工作预期中的体系构建
(一)制定标准
在团队或公司中,标准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个好的管理体系及标准,即使输入三流人才也能输出一流结果。就像麦当劳的标准化运营,团队日常按标准做事,有条不紊。
(二)引进技术
采用机器控制和新技术可以避免人自身的局限性,从而完成标准化流程。这有助于建立起稳定、高效的团队体系。
四、可复制领导力工作预期中的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企业价值观、信念等精神因素的结合。一旦建立,对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凝聚员工,让大家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
五、明确角色定位与避免亲力亲为
(一)管理思维转变
管理就是通过别人完成任务,管理者要戒掉“做什么都比手下人强”的思维。管理者的使命是培养员工,打造有战斗力的团队,而不是把员工的工作都揽到自己身上。
(二)学会授权
管理者要学会授权,别怕员工犯错。给员工试错空间是培养员工责任感的重要方式。管理者在团队中有三种角色定位:下层执行时要使命必达,这是初级管理者的核心任务;中层管理要面面俱到,既能解决问题又能营造氛围;高层管理主要职责是营造氛围,借助其他人达成目标。营造团队氛围的核心原理是调动员工的工作意愿,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例如海底捞就擅长营造氛围,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顾客的满意度。
在可复制领导力的工作预期中,无论是内涵理解、团队建设、体系构建、文化建设还是角色定位,都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通过这些方面的努力,可以逐步提升领导力,实现企业和团队的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