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可复制领导力的核心概念
可复制领导力的关键在于工具化。西方的大企业如可口可乐、宝洁等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它们将工作拆分成可完成且能检验的步骤,员工接受相应训练后按步骤工作,这样不仅员工效率提高,领导的领导效果也显著提升。这种工具化的好处是,工具可复制,能轻松传递给其他人,实现领导力的永续发展,还能避免因员工流失带来的巨大损失。当员工掌握了领导力工具,实现自我发展后,即使有高管离开,新员工也能及时补上,保证领导力环节的连贯性。
二、员工执行力与领导力的关系
很多领导者陷入“执行力”的迷思,执着于提升员工执行力,却忽略了员工的执行力等于领导的领导力这一要点。只有领导提升了领导力,员工才可能在执行层面有高效表现。日本企业在这方面的做法值得借鉴,日本企业领导给员工交代工作任务时,一般会交代五遍。第一遍交代清楚事项,这是让员工知道要做什么;第二遍要求员工复述,确保员工准确接收信息;第三遍和员工探讨事项的目的,让员工明白为什么做;第四遍做应急预案,考虑可能出现的问题;第五遍要求员工提出个人见解,这能激发员工的思考和主动性。通过这样的流程,可以确保员工充分理解做事的目的和方法,减少后续失误,避免徒劳无功和“重做”的风险,因为“重做”是企业最大的非必要成本。
三、明确角色定位的重要性
德鲁克说过,“管理就是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人的善意”。领导力的最高境界是运筹帷幄,而非亲力亲为。有些领导担心事情不经自己手会出状况,或者觉得当甩手掌柜会失去掌控感,但这其实是误区。西方企业主张管理能力可标准化,员工的执行力与领导人的管理能力密切相关。管理者要学会放手,让团队自我进化、成员自己成长,哪怕开始会有损失和错误也要容忍。管理者要根据下属的特长和能力水平进行分工和角色定位,设定好工作流程和标准后让团队自行运转,自己只需在必要时机出手。管理者在团队中有三种角色定位:下层执行要使命必达,中层管理要面面俱到,高层领导要营造氛围。营造氛围的核心是调动员工的工作意愿和激发工作热情,例如海底捞就很擅长营造氛围。
四、领导力的其他相关要点
- 领导力可学性
领导力是可以学会的。通过领导力课程,众多创业者和企业老板提升了领导力,给企业发展带来积极改变。传统的领导力侧重于对被领导者的约束和控制,而可复制的领导力理念打破了这种观念,认为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学习掌握领导力。
- 管理技能的练习方法
管理是一项技能,有具体的练习方法,而非依赖天赋。比如未雨绸缪好过亡羊补牢,做事前反复确认成本最低;要善假于物,一个人走得快但一群人走得远,要通过成就他人来成就自己,借助他人完成任务才是领导的要义;依靠制度而非单纯依靠人,好的制度能让坏人无法作恶,好人自动做事,依靠人工管理效率不如依靠制度让员工为自己工作;正确看待工作关系,公司是企业不是家,大家是为了做事,要统一思想,留下的员工是“亲人”,离开的员工是“熟人”,不能共事但靠谱的人可以考虑投资;目标管理方面,目标设定要具体,员工参与度越高目标实现可能性越大。
综上所述,可复制领导力在工具化、员工执行力与领导力关系、角色定位以及其他多个方面都有值得关注和提升的要点。领导者如果能够深入理解并在实践中运用这些要点,将有效提升自己的领导力,进而提升团队的整体效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