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团队应是“球队”而非“家庭”
在传统的企业管理理念中,常常提倡“以厂为家”“以公司为家”,试图让员工产生主人翁精神。然而,从可复制的领导力角度来看,这并非一个完全正确的理念。家是一个充满温情的地方,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基于情感纽带,即便某个成员表现不佳,也不会轻易受到惩罚。而公司需要有明确的奖惩措施,面对表现不好甚至恶劣的员工,公司需要采取相应措施,如辞退等,这与家庭的包容、理解、忍让等原则是相悖的。
团队更像是一支球队,目标就是“赢球”。球队中的每个成员都有明确的分工,大家聚集在一起是为了达成共同的目标 - 赢得比赛。企业团队也是如此,成员们为了实现企业的使命而努力,每个成员都需要齐心协力。这种理念有助于让员工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在团队中的角色和任务,明确团队的目标导向。
二、打造团队一致性的时机
- 员工离职时
当员工离职时,这是向员工传递一致性理念的绝佳时机。可以向离职员工强调是因为个人与公司的步调不一致导致离职,这样做的目的是给正在工作的员工强调一致性的重要性。让在职员工明白,只有个人的目标与团队、公司的目标保持一致,才能在团队中更好地发展。如果个人的发展方向与公司的发展方向背道而驰,那么就可能面临类似离职这样的结果。
- 发奖金时
发奖金是对员工工作的一种肯定,这个时候需要光明正大地表示出来。在发放奖金时,不应仅仅只是给予物质奖励,更应该强调“你做的工作跟团队的发展方向是一致的,因此会得到奖励”这样的观念。通过这种方式,让员工明白自己的工作成果对团队的贡献,并且鼓励他们继续保持与团队目标的一致性,在未来的工作中继续朝着团队的发展方向努力。
三、强化员工为自己工作的观念
员工的观念 - 为自己工作还是为老板、企业工作,直接决定了他们工作的结果,也就决定了团队管理工作的成败。管理者要做的就是帮助员工看见,看见工作为他们带来的改变,让他们相信自己是在为自己工作。当员工意识到自己的工作成果与自身的利益息息相关时,他们会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工作。例如,员工在完成一个项目的过程中,不仅是为了公司获得收益,更是为自己积累了项目经验、提升了个人能力,这些都是对自己职业发展有积极意义的。如果员工仅仅认为自己是在为老板或者企业打工,那么他们可能会消极怠工,缺乏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用共同的目标管理
我们无法让大家拥有共同的价值观,但可以让大家拥有共同的目标。管理者需要明确一个所有人共同的目标,然后让员工看到目标实现后可能带来的变化,让他们心甘情愿地做好自己的事情。例如,一家互联网公司的目标是在一年内将用户数量提高50%。管理者可以向员工详细说明这一目标实现后,公司将会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更高的利润,而员工个人可能会得到晋升机会、更高的奖金或者更多的职业发展资源等。这样一来,员工就会将这个共同目标视为自己努力的方向,积极地为实现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管理三级火箭中的适度、有效授权
在打造团队一致性的过程中,适度、有效授权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管理者不能事必躬亲,需要将一些权力下放给员工。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让员工感受到被信任,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可以让管理者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团队的整体战略和发展方向。例如,在一个项目中,管理者可以将项目的某个模块的执行权授予一位经验丰富的员工,让他负责该模块的具体工作安排和决策。同时,管理者也要对授权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确保员工的工作方向与团队的目标保持一致。
通过以上这些方面的努力,团队管理者可以理清团队关系,打造团队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能够有效激发团队成员挖掘自身的潜能,不断鞭策自己进步,最终实现团队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双赢”。团队成员在明确自己的工作是为了自己的同时,也能与团队的共同目标保持一致,在管理者的有效授权下,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推动团队不断向着目标前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