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明确基层领导力的内涵与重要性
基层领导力是指在县级以下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基层部门中,领导者充分利用人力和客观条件,以最小成本达成目标,提高团队办事效率的能力。基层组织是公共组织的末梢,直接与社会和公众对接,领导者的领导力对基层组织的发展至关重要。提升领导力,有利于领导者提升自身素质、实现人生价值;有利于基层组织更好地履行职责、造福国家与社会;有利于组织内部人员团结协作、共同进步;也有利于组织建设朝着健康方向发展并发挥积极作用。
二、基层领导者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一)政治导向素质
基层领导者要在政治上发挥导向作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和观点,在政治方面严格把关。例如在基层党组织中,强化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的担当意识,加强其自身政治意识,明确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方向,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为企业改革与发展出谋划策,改变“重业务,轻党务”的观念。
(二)团队凝聚能力
在团队建设上发挥凝聚作用,无论是领导班子还是整个部门,都是一个集体。基层领导者要把班子成员凝聚在一起,把整个队伍团结起来。如在基层政府部门,领导者的表率作用可分为正负激励两种,正激励能让团队更团结、更有战斗力;反之则可能使团队失去活力。
(三)决策主导能力
在决策中要发挥主导作用,基层领导者要善于决策,这是其基本职责。决策犹豫会动摇团队信心,给工作带来困扰。例如在一些乡镇企业中,领导者的决策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方向和效益。
(四)工作表率能力
在工作中要发挥表率作用,基层领导者的素质和能力影响着团队整体素质和能力的高低。一把手积极的表率作用,能带动整个部门积极向上。
三、基层领导力提升的方法
(一)制定清晰的工作思路
清晰的工作思路是开展工作的前提。基层管理者要制定科学、明了的工作思路,确定合理可行的奋斗目标和工作措施来完成年度工作。例如一个基层班组,如果没有清晰的工作思路,就会处于混乱状态,缺乏竞争力和活力。
(二)建立严格的管理风格
1. 刚性管理
在工作管理中,基层管理者要树立精益求精的理念,严格要求自己,用班组管理制度约束组员的意志和行动,保证工作顺利进行。在执行制度时确保公平性,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对违反制度者视情节给予处罚,使管理步入正轨。如在企业的基层生产班组,严格按照质量标准和生产流程进行管理,追求质量零缺陷、成本最低点。
2. 柔性管理
在刚性管理的基础上,也要加以柔性管理。因为制度不可能考虑周全所有情况,当出现制度未规定的工作时,需要组织成员自觉完成,这体现了组织成员对组织的认同感。只有刚柔并济,才能既完成组织目标,又不抑制人才的创新能力。
(三)强化担当意识,提升精神号召力
基层党组织负责人要加强自身政治意识,深入了解职工群众的困难,设身处地为员工和企业着想,树立爱岗敬业的服务意识,增强群众的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引导大家积极参与基层党务活动,强化自我担当意识,发挥带头作用,提高精神号召力。
(四)借助培训增强前瞻力
1. 理论培训
聘请政治理论丰富、党务工作能力强的人担任培训讲师,对基层党组织负责人进行党建知识培训,提升其政治理论素养、服务能力等,引导他们分析局势、明确政治立场、强化政治引领方向、开阔眼界、增强党务创新意识。
2. 案例学习
邀请工作能力卓越的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开展学习讲座,分享工作中的实际案例和问题,共同分析探讨,增强处理党政问题的能力。
(五)创新和优化党建平台,提升影响力
搭建合适的平台,促进基层党组织负责人与基层群众的沟通交流,这有助于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六)培养自身素质与管理知识
基层管理人员要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职业操守,不断提升自身知识和技能水平,学习管理学相关知识,了解管理理论和实践,提高管理能力。
(七)提升沟通能力
1. 学习技巧
学习并掌握倾听、表达、反馈等有效的沟通技巧,以便更好地与团队成员沟通。
2. 建立渠道
建立与团队成员之间的良好沟通渠道,鼓励成员积极交流和表达意见。
3. 注重效果
在沟通时要确保信息准确传达并被理解。
(八)加强问题解决能力
1. 分析问题
学会对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找出根本原因并制定解决方案。
2. 协调资源
善于协调和利用团队内外的资源,合理分配工作任务。
3. 创新思维
培养创新思维,鼓励团队成员提出新思路和新方法。
基层领导力的提升需要基层领导者从多个方面不断努力,综合运用各种方法,逐步提高自身的领导力水平,从而更好地带领基层团队发展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