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华国锋对袁隆平研究的大力支持
华国锋任湖南省委书记期间,对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研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953年袁隆平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后到湖南省安江农校任教,在教学之余对水稻研究产生兴趣。1964年开始正式研究杂交水稻,1966年2月发表了《水稻的雄性不孕性》论文。然而,文革开始后,袁隆平遭到冲击,试验被迫中断。1968年珍贵秧苗被毁,袁隆平心痛却不气馁。当时科研环境艰难,但他决心很大。华国锋重视农业生产等工作,在深入基层调查时,了解到袁隆平的研究情况。当袁隆平在会议上交代研究的困难时,华国锋告知他周总理都很关注他的研究,这给了袁隆平极大的干劲。之后袁隆平在海南找到突破口,1973年10月宣告我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华国锋的支持犹如黑暗中的明灯,让袁隆平的研究能够在艰难的环境中继续前行。
二、湖南政协人与袁隆平的共事情谊
从1988年到2016年,袁隆平担任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在此期间,许多湖南政协人与他相识相交相知。如省政协原副主席蔡自兴,与袁隆平同时担任第八届湖南省政协副主席以及第九届和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共事长达10年,还先后提出联名提案8件。其中两人作为第一和第二提案人的2件提案,是共同讨论提出的。例如“建立与应用水稻栽培专家系统的建议”提案,提出采用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技术来传播水稻专家的栽培技术和经验,为“湘米优化工程”做贡献。这些都体现了袁隆平在政协工作中积极发挥影响力,与其他政协人共同为农业等相关事业出谋划策的奉献精神。
三、袁隆平离世后的湖南态度
2021年5月22日袁隆平先生在长沙去世。第二天,受习近平总书记委托,时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许达哲转达了对袁隆平的深切悼念和对其家属的亲切问候。这一行动体现了湖南省委对袁隆平的敬重。习近平高度肯定袁隆平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技创新、世界粮食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并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和科技工作者向袁隆平学习。湖南省委积极响应这一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缅怀袁老的同时,也在努力传承袁老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信念坚定、矢志不渝,勇于创新、朴实无华的高贵品质,以及以祖国和人民需要为己任,一辈子躬耕田野,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崇高风范。
四、袁隆平精神在湖南的传承意义
袁隆平的精神在湖南有着深远的传承意义。他的专业、专心、专注,无私忘我,成就卓著的品质是湖南人民的宝贵财富。在当今时代,粮食安全仍然是重要课题,袁隆平的研究成果为解决粮食问题奠定了坚实基础。湖南作为袁隆平长期工作和生活的地方,更有责任传承他的精神。这种精神能够激励更多的科技工作者投身农业科研,也能让广大群众珍惜粮食,重视农业发展。同时,这种精神也有助于在全社会营造积极向上、勇于创新、为人民奉献的良好氛围,推动湖南在农业现代化、科技创新等多方面不断发展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