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管理人领导力的评判标准
1. 决策层面
决策力是领导力的核心支撑点。在部门工作中,管理者对于当下及阶段内工作要有清晰准确的方向及对策,并且这些决策要具备可执行性和有效性。例如,根据哈佛商学院的分析,在企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中,领导者的决策作用占据了80%,而管理因素仅占20%。决策能力要求管理者具备敏锐的洞察力,能够精确且迅速地把握问题的核心,深入探究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同时还要有快速的决断力,在洞察到趋势或趋势变化时迅速对事物做出判断,选定并制定实施计划。哪怕决策错误也比不做决策要好,犹豫不决往往会错失良机。
2. 用人层面
优秀的管理者要对部门员工的优势及不足有准确的判断,做到知人善任和用人之长。能准确识别员工的能力特点,并且善于利用员工的长处,这是少数管理者才具备的能力。这就如同下棋,管理者要清楚每个“棋子”的特点,将其放在合适的位置,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3. 带人层面
管理者能否帮助员工发现不足并带领员工快速改进以提升工作效果,能否助力员工走上更高层次是评判领导力的重要方面。不会带人的领导,对团队员工价值有限,而能带出更高层次员工的领导往往能拥有更大的管理机会。比如在一些企业中,优秀的管理者会为员工制定个性化的培训和发展计划,帮助员工不断成长。
4. 管理层面
管理者要能建立内容完整、逻辑严谨的部门管理框架体系,包括管理制度体系、业务规范体系、工作流程机制、团队优化系统等,并且能在关键时刻做出关键决断。管理能力是领导日常工作的表现形式和目标,根本目的是更好地完成业绩。例如,一些大型企业的部门管理者会制定详细的管理手册,明确各项工作的流程和标准。
5. 业务层面
管理者对业务现状、发展趋势、存在问题及发展障碍等能否做出准确判断至关重要。业务能力是领导力的核心底层能力,不懂业务,管理就失去了根源。比如互联网行业的管理者,需要对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市场竞争态势等有深入的了解,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6. 策略层面
管理者在做业务管理团队时,能否注重方式与策略性的结合,确保相关管理动作以成本最小的方式落地,也是评判领导力的一个因素。有一盘棋思维,懂策略且注意方式的领导,水平往往较高。例如,企业在拓展市场时,管理者要权衡不同营销方式的成本和效果,选择最优策略。
7. 执行层面
工作落地时,管理者能否做到令行禁止、赏罚分明、纪律严明、身先士卒是关键。执行力是所有管理动作的终点,只有具备让团队执行的能力,才能保障管理的结果。例如,在项目执行过程中,管理者要严格按照计划推进工作,对按时完成任务的员工给予奖励,对拖延的员工进行适当处罚。
8. 信任层面
信任是领导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者要赢得员工的信任,员工才会愿意追随。这需要管理者在日常工作中做到公平公正、言行一致等。
二、领导力的重要体现
1. 凝聚力
小的成就或许可以归功于个人,但大的成就绝对离不开团队的努力。领导力的一项重要体现就是凝聚力。作为领导者,需要塑造共同的目标感,没有共同的目标,就没有凝聚力,就无法打造一个强大的团队。同时,领导者要有坚定的意志,真正的强者不是看他在顺利时跑得多快,而是在困难时能坚持多久。例如,一些创业公司的领导者凭借着清晰的愿景和坚定的信念,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聚集在一起,共同为实现目标而努力。此外,领导者要能将大家紧密团结起来,实现同心协力,集中力量。
2. 预见力
预见力是领导者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看得到,即在充满不确定因素的环境中,领导者能够看清组织的发展方向和路径,做出长远的规划和对策,带领团队实现目标。马云曾说:“绝大多数人是因为看见而相信,只有少一部分人是因为相信而看见,创业者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你所相信的,相信你所坚持的”。二是卖得出,真正有领导力的管理者不仅能带来员工创造梦想,还能把梦想“卖给”每一个追随者,让大家一起努力。例如,那些伟大企业的领导者都有令人振奋的“愿景”,吸引员工为之奋斗。三是要有“超视距”洞察,让自己的目光、思维走在团队的前面。
3. 有追随者
被称为“现代管理鼻祖”的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曾指出,判断一个人是否是领导者最有效的方法取决于他身后是否有愿意追随者。领导力不仅仅是职位、权力或知识的积累,而是一种激发他人潜能、引导他们共同实现目标的能力。玛丽·帕克·福利特也强调:“没有追随者,就没有领导力。”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之间的互动是领导力的土壤。只有当有人愿意跟随你时,你才能发挥你的领导力。
综上所述,从多个评判标准和重要体现来看,可以判断一个管理人是否具备领导力。这些方面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领导力的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