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领导力是组织发展和成功的关键因素。在众多关于领导力的研究中,第五级领导力处于一个特殊的、最高的层次。理解第五级领导力的划分,有助于领导者更好地提升自己,也有助于组织挖掘和培养更优秀的领导人才。
二、职位领导力(第一层级)
- 基础与表现
- 这是领导力的入门层级。在这个层级,下属追随领导者仅仅是基于领导者的职位、职务或者权力。例如在企业中,员工听从部门经理的安排,可能只是因为他处于这个管理职位,员工“非听不可”。这一类型的领导者以职位和头衔赋予的权力为基础,他们依靠规章制度、政策和组织纪律来控制员工。
- 他们的下属往往只会在规定的职权范围内服从,通常只做被要求做到的事情。比如在一些传统的官僚体制组织中,基层员工按照上级领导的指令行事,很少主动发挥额外的创造力,因为他们只是基于职位的权威而服从。
- 局限性
- 职位是唯一不需要能力和努力就能达到的层级,任何人都可以被任命到某个职位。但仅仅依靠职位的领导者只能够产生头衔所带来的影响,职位无法代替真正的影响力。处于这一层级的人可能是老板,但绝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领导者,他们有下属,而非团队伙伴。
三、认同领导力(第二层级)
- 核心要素
- 第二层级领导力完全基于人际关系。在这个层级,人们跟随领导者是因为他们想要这样做。当领导者喜欢下属并把他们当作有价值的人对待时,就开始对他们产生影响,培养了下属对自己的信任。
- 领导者的任务不是巩固自己的地位,而是了解追随他的人,弄清楚如何与这些人相处。例如在一个团队中,领导者关心成员的生活和工作困难,成员就会因为感受到被尊重和关心,而愿意听从领导者的安排。
- 重要性
- 无论是在家庭、工作、休闲娱乐还是做志愿工作时,良好的人际关系都会让工作环境变得更加愉悦。这一层次强调领导者要走到员工中间,和他们建立链接。因为领导力的实质就是影响力,要影响他人,就必须建立起这样的关系。
四、业绩领导力(第三层级)
- 内涵
- 在认同层级的基础上,好的领导者不能仅仅停留在创造愉悦的工作环境,还要有能力创造业绩。在这一层级,领导者需要具备创造价值的专业能力和水平。例如在一家销售公司,销售经理通过自己出色的销售策略和能力,带领团队取得优异的销售业绩,下属会因为他为组织做的事情而追随他。
- 发展要求
- 这种专业精神和能力需要通过持之以恒的学习状态进行积累,而且这种学习往往是自驱的和自觉的行为。只有领导者能力越高,才越能带领出高水准的团队,并且学习型领导者又可以带出学习型团队,形成人才梯队良性循环的发展趋势。
五、育人领导力(第四层级)
- 角色转变
- 当领导者达到一定层级后就会发现,要想成为更好的领导者就必须不断成长和变化。在一流业绩的基础上,要想做到更好,就必须培养出更多有能力的下属,从生产者转变为育人者。例如在一个科技研发团队中,资深的技术领导不仅自己要参与项目研发,还要培养年轻的技术人员,让他们不断成长。
- 追随原因
- 在这个层级,下属因为领导者为他们做的事情而追随。领导者通过对下属的赋能、用心培养和自身的人格魅力,让大家愿意跟随。
六、巅峰领导力(第五层级)
- 特征与要求
- 这是领导力的最高层级,很少有人能达到。在这个层级,领导者需要培养其他领导者。例如像一些大型企业的创始人,他们不仅要管理企业的日常运营,还要培养能够独当一面的高层管理人才,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 第五级领导者身上呈现出谦逊与坚毅的矛盾统一,他们谦逊而又执着,腼腆却又勇往直前。他们能够通过以上四个层次潜移默化地影响下属的习惯,并让下属对自己产生情感上的依赖。
- 对组织的意义
- 第五级领导力是企业从优秀变为卓越的必要条件。没有第五级领导者,企业从优秀到卓越的转变永远都只是奢望。
七、结论
第五级领导力的划分从职位领导力到巅峰领导力,是一个逐步提升的过程。每个层级都有其独特的内涵和要求,领导者需要不断地自我提升,从较低层级逐步向更高层级迈进,以实现自身领导力的不断发展,同时也为组织的发展带来更大的动力和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