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领导力在政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在现代政治国家,执政党的领导力对国家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对于各国执政党而言,领导力等同于执政的生命力,不断增强领导力就是在巩固执政与领导地位。在中国,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这充分体现出党的领导力强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有着根本性、全局性和决定性的影响。
随着时代发展,国内外形势日益复杂,各种矛盾逐渐凸显,党的执政工作面临严峻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党的领导力以巩固领导地位、进一步发挥领导作用成为当务之急。任何政党都不能忽视领导力的巩固和提升,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加强领导力建设既是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适应时代变化、解决现实矛盾、完成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更是巩固执政地位的内在需求。
二、新时代对党的领导力的新考验与要求
(一)新时代、新矛盾的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转变意味着我国所处的时代和面临的主要矛盾与以往有很大不同,这就要求党不断增强自身的领导力。
(二)多方面发展的要求
在新时代,我国社会的多方面发展对党的领导力形成新的考验并提出新要求。国家现代化建设加速开展、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等,都需要党具备与之相适应的领导力。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力的体现方面
(一)制度运行力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本质的特征和最大优势,所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从根本上说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运行力。制度运行良好,领导力就强;反之则弱。
(二)战略决策力
中国共产党人擅长战略思考和决策。党的领导体现在对党和国家发展进行战略决策,包括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推荐重要干部等。
(三)理想信念的特质优势
理想信念的崇高和执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力的首要优势和特质。中国共产党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自成立以来就毫不动摇地坚持这一政治方向和追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如大革命失败后的艰难时刻、社会主义遭受重大挫折的关头,党的领导人都凭借坚定的理想信念鼓舞人们的斗志,稳定全党全国的信心。
(四)理论领导力
党的理论领导力具有引领地位的特点。通过推进理论创新,特别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统一思想、指导实践、抵御错误思潮,从而增强思想理论引领力,实现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统一。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力的发展历程与体系构建
中国共产党诞生时人数较少,但如今已成为世界上强大且极具影响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从一大开始,党就探索新的领导力体系。在井冈山时期创造工农武装割据模式,建立苏维埃政权;长征之后到达陕北,建立陕甘宁根据地;经过延安整风运动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形成了党的领导力体系,赢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胜利。新中国成立后,党又创建了新的领导力体系,引导全国人民从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构建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行政相结合的新领导力体系,通过计划经济发展生产力,形成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
在各个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始终强调领导力,注重党员党性修养和组织制度建设,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不断开创崭新的领导力模式,丰富领导力方法,拓展领导力空间。这一系列的发展历程和体系构建,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先进的领导力,并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这种领导力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推动着中国不断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稳步迈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