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领导力的判断标准
判断领导力的强弱,关键要看领导效果和领导成就。具体而言,可以从两个维度进行考量。其一,看是否有追随者,包括追随者的数量以及被影响的程度。其二,看是否有事业发展的绩效,特别是绩效的大小,是否能持续取得优异的业绩。中国共产党在这两个维度上都表现卓越。
从追随者的角度来看,在100年的历程中,中国共产党赢得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在民主革命时期,党动员和影响了无数民众参与、支持武装斗争。例如在解放战争中,沂蒙山区的“红嫂”,倾其所有支持军队,最后一块布做军衣,最后一粒粮食送军粮,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舍生忘死救伤员,不遗余力抚养革命后代。广大人民群众用各种方式,如肩挑、车推、驴驮、船运等,将大量的粮食、弹药等军需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到前线。整个淮海战役,近60万作战官兵的身后是500多万支前百姓,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了解放战争的胜利,推出了新中国的诞生。从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到民族资产阶级,各个阶层逐步向共产党靠拢,这充分显示出中国共产党拥有众多的追随者。
从事业发展绩效来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等多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从创建时只有50多名党员发展到如今拥有9500多万党员、领导十四亿多人口大国的政党。从彻底结束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到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华大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伟大的人间奇迹,彰显出党在事业发展上的巨大绩效。
二、在重大事件中的领导力体现
在应对各种重大事件时,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发挥得淋漓尽致。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抗疫斗争伟大实践再次证明,中国共产党所具有的无比坚强的领导力,是风雨来袭时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面对突如其来的严重疫情,党中央统揽全局、果断决策,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事。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得到了最广大人民衷心拥护和坚定支持,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力和执政力的广大而深厚的基础。在抗疫过程中,党迅速组织各方力量,医护人员奔赴前线,社区工作者坚守基层防线,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共同抗疫。这种高效的组织和动员能力,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强大的领导力。
在脱贫攻坚战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遍及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先后深入20多个贫困村考察调研。事实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具有无比坚强的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是团结带领人民攻坚克难、开拓前进最可靠的领导力量。在党的领导下,无数党员干部深入贫困地区,通过精准帮扶、产业扶持等多种方式,带领贫困地区人民脱贫致富,最终实现全面脱贫,这一伟大胜利再次证明了党的领导力在推动社会发展进步方面的巨大作用。
在应对国际重大经济风险,如亚洲金融危机、国际金融危机时,中国共产党能够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稳定国内经济,展现出强大的应对危机能力。在战胜汶川特大地震等自然灾害过程中,党迅速组织救援力量,开展灾后重建工作,让灾区人民重新过上幸福生活。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背景之下,中国还顺利举办了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北京成为全球首个“双奥之城”,这背后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从场馆建设到赛事组织,从疫情防控到国际合作,每一个环节都彰显出党的领导力。
三、领导力的根基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根基在于人民。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得到了最广大人民衷心拥护和坚定支持,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力和执政力的广大而深厚的基础。
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中,我们党正是依靠人民形成无比坚强的领导力。无论是在战争年代人民群众积极参军支前,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人民积极参与国家建设,都体现了人民对党的拥护和支持。这种鱼水般的党群关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力的源泉。因为人民的支持,党在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时才有坚实的后盾,才能不断发展壮大,持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带领中国不断走向繁荣富强。
中国共产党的无比坚强的领导力是经过历史和现实反复检验的。在未来的发展征程中,这种领导力将继续引领中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不断前进,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时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