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领导力的内涵与本质
领导力常常被误解为仅仅是领导地位或者权力,但实际上它有着更为深刻的内涵。从本质上讲,领导力不等同于领导地位,在大公司里身居高位的人可能只是官职上的一把手,并不一定具备真正的领导力。同时,领导力也不是权力的简单体现,很多拥有权力的人缺乏领导才能,他们的权力可能源于金钱或者伤害别人的能力,也不应与官方权力混淆,官方权力更多是一种司法权力。
领导力的本原是预见,尤其是战略预见。只有准确的预见才能产生正确的愿景,从而引领和激励人们。而领导的预见要发挥作用,需要正确的领导方法,即一般和个别相结合、干部和群众相结合。领导力在组织中是根本性、战略性的范畴,是领导者凭借个人素质综合作用对特定个人或组织产生的人格凝聚力和感召力,是组织成长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二、领导者的角色与责任
(一)领导者的自我认知
在现代社会,领导者面临诸多困惑,如物质丰富但内心空虚,事务繁多且多为管人之事而疲惫,团队关系利益化缺乏真诚等。但领导者要明白,在面对外界困难和压力时并非孤单一人,这些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在从雇员转变为经理,再到领导者的过程中,很多人都会面临类似困难,所以要坦然接受并积极订立计划改善情况。
(二)领导者的“四要”
1. 分解责任
领导者要擅长分解责任,将责任落实到下属身上,允许下属犯错但必须让其承担责任。因为客户是企业生存的根本,企业的运营需要每个成员承担起相应责任。
2. 锁定价值
领导者要明确组织的价值所在,并将成员的工作与价值锁定,让大家朝着共同的价值目标努力。
3. 满满正能
领导者要充满正能量,积极向上的态度能够感染团队成员,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4. 成就他人
领导者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成就他人,在组织中,领导要团结他人、影响他人、改变他人、成就他人。团结他人可通过干部和群众相结合、一般和个别相结合的方式,凝聚更多力量。影响他人需要具备对大势和远景的预见力等要素。
三、领导力的体现方面
(一)领导的行为示范与氛围营造
领导是否起到达到结果所需的行为示范作用,是否直接培育了一种激励人心的氛围,这是领导力的重要体现。例如,领导在工作中是否以身作则,减少官僚作风,是否能提供清楚的方向、树立高的期望值,是否能让个人和集体为他们的行为负责等。
(二)领导的影响方向
领导的影响方向包括垂直影响和水平影响。垂直影响是对下属产生的影响,表现为指导、支持和激励;水平影响是对同级或高级领导者产生的影响,表现为合作、协调和互动。
(三)领导者的能力构成
1. 学习力
这是领导人超速的成长能力,通过不断学习领导力理论等知识,了解不同领导风格、影响力类型和影响方向,有助于提升领导力。
2. 组织力
即领导人选贤任能、整合资源的能力。一个优秀的领导者能够合理安排人员,整合各种资源,使组织高效运转。
3. 教导力
领导人带队育人的能力,能够传授知识和技能,培养团队成员成长。
4. 执行力
表现为领导人的超常绩效,领导者要确保决策能够有效执行,达成组织目标。
5. 决策力
这是领导人高瞻远瞩能力的表现,在复杂的情况下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
6. 感召力
更多地表现为领导人凝聚人心的能力,领导者凭借自身魅力吸引和凝聚团队成员。
四、权力与领导力的关系
权力可分为6种,分别是报酬权力(如完成销售指标获得提成)、强制权力(完不成任务扣绩效)、合法权力(组织或社会赋予的权力)、专家权力(专业能力产生的影响力)、参照权力(以他人为榜样的力量)、信息权力(说服力)。这些权力与领导力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专家权力和感召力就存在一定联系,领导者在专业领域的造诣高,就更容易凭借专家权力增强自身的感召力,吸引和引导团队成员。
五、如何提升领导力
(一)学习领导力理论
这是提高领导力的第一步,通过学习理论知识,深入理解领导力的内涵、领导风格等,为提升领导力奠定基础。
(二)培养关键能力
如拉姆·查兰提出的成功领导者的八项核心能力,包括“做事”方面的准确定位业务、预见引领变革等,“用人”方面的管理团队合作、培养领导人才等,“结盟”方面的建立社会联盟等。同时,还需要具备良好的个人综合素质,如雄心抱负、内驱力和毅力、自信、心态开放、现实主义、虚心好学等心理特征。
(三)在实践中成长
在日常的领导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通过实际的决策、管理、激励等行为,逐步提升自己的领导力水平。例如在处理团队成员的责任分配、目标设定等事务中,不断优化自己的领导方式。
领导力是一个多维度、综合性的概念,涵盖了领导者的本质认知、角色责任、能力体现、权力关系以及提升途径等诸多知识点。深入理解这些知识点,有助于领导者更好地发挥领导作用,推动组织的发展和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