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陈春花领导力理论基础
陈春花的领导力培训包含多个重要的理论基础。其中菲德勒的权变领导理论重点解决如何发挥领导者的作用,关注员工和任务两个维度。在不同情境下,领导方式需与环境相适应,例如工作中心式适用于非常有利或非常不利的情境,员工中心式适用于中等有利的情境。这一理论表明没有固定的最优领导方式,情境中的上下级关系、任务的具体化和授权等因素决定情境的有利程度。
赫塞 - 布兰查德模型则要解决用合适的方法让每个人都发挥作用的问题。员工的成熟度通过能力和对公司的认同两个维度来看待。公司中“有心有力”能产生绩效的员工约占30%左右,员工处于动态分布状态。对于不同类型的员工,如有心有力、有心无力、无心有力、无心无力的员工,应分别采用授权、参与、推销、吩咐等不同的管理方式,强调没有不好的员工,只有不好的管理者。
途径 - 目标理论也在领导力中占据重要地位,它有助于领导者明确如何引导员工达成目标,根据不同的情境和员工需求调整领导策略。
交易型领导理论和塑造型领导理论同样是构成陈春花领导力理论体系的重要部分,它们从不同角度阐述了领导与员工之间的关系以及领导在组织中的角色定位。
二、领导力中的影响力构成
在陈春花的领导力理念里,影响力是领导职能的关键,由权力与魅力两部分构成。权力来源有五权,法定权如正式化任命程度,像首席员工这种职位体现的就是法定权;专家权则是管理者懂得调配专家资源的权力,管理者自身不一定要成为专家,但要知道谁是专家并且能善用专家。
然而,有权力并不一定能发挥好领导职能,魅力在领导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在实际的领导场景中,没有权力的人也可能发挥领导职能,这说明魅力在领导影响力中占据着半壁江山。
三、领导力在管理职能中的体现
领导是管理职能之一,在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这四个管理职能中,领导是唯一直接面对人的职能。计划是处理目标与资源的关系,组织是处理权利和责任的关系,控制是解决目标的偏差问题,而领导就是用好人,把人用好,通过自身的影响力(权力与魅力)让别人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例如,在高效的会议管理中,一个高效的会议应讨论解决方案而非问题和观点;沟通的核心是达成共识而非通知;无关人员尽量不参会,直接负责任的人参加即可,不相关或弱相关的人听直接上级传达就好。这些都是领导力在管理职能中的具体体现,有助于提高组织的运行效率。
四、领导力与员工激励
在员工激励方面,陈春花也有独特的见解。例如给同事鼓掌要超过九下,这样听者才会感动,感受到大家对他的肯定和赞赏从而获得激励。这看似简单的行为,却反映出领导者对员工激励的细致关注。
同时,在目标管理方面,目标一定是“不合理”的,因为目标基于预测、战略和老板的决心。下属不应纠结目标合理与否,而应关注如何行动。而且当有了目标后,还要向员工讲清楚为什么,因为员工不能忠于目标往往源于对目标的认同不清晰。
五、领导力在不同情境下的要求
在数字化时代,领导者的职责和内涵发生了变化。在思维模式转变方面,领先企业的领导者会提到“去看看不见的”和“做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他们通过调整思维模式进行跨界创新等,如互联网企业探讨的“全连接”与“零距离”概念。
在客户导向方面,以陈春花带领新希望六和禽肉事业部的自我变革为例,由于农牧行业评价系统从养殖户评价转向消费端评价,企业需要做出改变以适应真正的客户导向,这一转变率先在销售端实现,推动了农贸市场超市化的发展。
在数字技术之下,领导者的职责内涵在愿景与战略、信任与协同、授权与赋能、无我与自我等方面都有了新的要求。传统时代和数字化时代在这些方面有着明显的区别,领导者需要更新思维方式来适应这些变化。
六、领导自己是领导力的起点
成为领袖要先学会领导自己。很多人无法成为真正的领袖是因为不能领导自己。像玄奘用17年走5万公里,他真正领导的只有自己,但却推动了智慧的传播和人类的进步。成为自己的领导者有两个重要训练,即训练认知以理解环境和训练能力以拓展可能性。并且成为自己的领导者有三步动作,首先是自我设定新目标,要面向未来,超越自我,接受变化。这一理念强调了在培养领导力过程中,自我管理和自我提升的基础性和重要性。
陈春花的领导力培训涵盖了丰富的理论知识、管理实践、员工激励以及在不同时代下的领导力转型等多方面的内容,对提升个人领导力以及组织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