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共情领导力的内涵
共情领导力是以“共情”为基础提出的概念。共情也称同理心,是指理解他人信念、意图及情绪和情感并感同身受的能力,包含认知共情和情感共情。共情领导力由觉知力、沟通力、包容力、信念力、学习力这五种力量构成。它要求领导者深刻理解共情的内涵,能够把握企业内、外部的人性,洞悉人的情绪和情感需求。
在实际工作场景中,领导者的共情意味着收起对下属的指指点点,选择对团队的成功或失败均承担领导的责任,并能在挑战和困难当前同侧陪伴团队成员。这是一种不同于传统领导方式的带教模式,不是领导者用权力谋取私利,而是带领员工走向更幸福、更完美的人格完善和天赋应用,为员工创造一个更富意义的生命机会。
二、共情领导力的重要性
- 员工层面
-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很多企业面临着员工管理的难题。例如,有的企业苦心经营、百般呵护员工,却换不来员工与自己一条心;工资不低、福利不少就是留不住人。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共情领导力。当领导者具有共情领导力时,能够理解员工的情绪和想法,尊重员工的立场和感受。员工在这样的领导下,会感受到自己被理解和尊重,从而增强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忠诚度。
- 共情领导力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像在日常人际交往中,共情能力强的人更能建立深厚的人际关系一样,在企业中,领导与员工之间良好的关系是提高工作效率和团队凝聚力的关键。员工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如果领导能够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给予情感上的支持和理解,员工会更有动力去克服困难。
- 企业层面
- 从企业的整体发展来看,共情领导力有助于打造以人为核心的组织生态圈。在数字化时代的智能组织形态中,自组织强调以人为核心,顺应人性实现自驱动和自演化,注重人与人之间的连接。领导者通过共情将人与人连接起来,能够实现人和组织的协同共进。例如百威勒公司,在面临困境时,通过共情领导力把一家可能会倒闭的公司,打造成了一个充满活力、盈利、持久的公司。
- 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关注的对象不应仅仅是竞争对手,更应该是自己的员工和用户。“得人心者得天下”,当领导者与员工共情,员工会更积极地为企业创造价值;当领导者与客户共情,企业就能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三、共情领导力的培养与提升
- 提升自我认知
- 领导者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洞察力、自省力等素养。洞察力在于持续磨砺自身的战略思维,了解政府的规制要求、技术的力量以及客户的需求等,这有助于领导者更好地把握组织和员工的发展方向。自省力则能让领导者反思自己的行为和决策是否符合共情领导力的要求。例如,当面临复杂问题时,管理者要从中国传统文化里的“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三个维度来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其中“见自己”就是一种自我认知的提升。
- 增强情感感知与表达能力
- 领导者要注重培养自己的情感感知能力,能够敏锐地察觉他人的情感和情绪状态,包括喜怒哀乐,这需要注意力集中和对非语言信号的敏感。同时,还要提升情感表达能力,以合适的方式表达对他人情感的共鸣,通过语言、非语言交流或其他方式来传达对员工情感的关心和理解。在员工分享自己的感受时,领导者要学会接受对方的情绪,引导对方分享感受,肯定对方的情绪,并启发对方解决问题。
- 掌握沟通技巧
- 有效的沟通是共情领导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领导者要学会与员工进行深入的沟通,不仅要听其言语,更要理解其背后的情感和需求。在沟通中,要避免单向的指令式传达,而是采用双向的互动式交流。例如,在团队内部发生冲突时,领导者通过良好的沟通技巧,深入了解冲突双方的立场和感受,从而化解矛盾,避免内耗。
四、共情领导力的实践案例与启示
- 百威勒公司案例
- 百威勒公司的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鲍勃.查普曼和觉醒商业运动的创始人之一的拉金德拉.西索迪亚教授在《共情》一书中用真实的案例为我们呈现了共情式的领导力指导原则。百威勒公司以“我们以影响人们生活的方式来衡量成功”为标题,以“我们致力于员工的个人成长”为使命,以“创造一个动态的环境”为目标。在公司面临困境时,领导者的共情领导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从一开始的扭亏为盈,到遭遇财务暴雷后的重新崛起,都是因为领导者关注员工、理解员工需求,与员工共同成长,这种共情领导力带动了整个公司的发展。
- 这个案例启示我们,企业领导者在管理过程中,要将员工的成长和发展放在重要位置,不能只关注短期的利润和收入。当领导者真正与员工共情时,员工会积极响应,为企业的长远发展贡献力量。
- 职场女性领导的共情优势与误区
- 在职场生活中,女性领导更具共情优势,具体体现在关爱他人,弥合心理鸿沟;有效沟通,增强组织凝聚力;尊重他人,促进团队合作;建立信任,提升领导力;正向输出,建立智慧型组织等方面。然而,缺乏限度甚至不加控制的共情,可能让女性领导陷入“情绪垃圾桶”“聚光灯效应”“救世主幻象”以及“人情陷阱”等误区。
- 这一案例表明,在实践共情领导力时,要把握好度。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领导者,都要在发挥共情优势的同时,避免陷入误区。要从加强领导者自身建设和组织建设两个层面出发,加强自我修炼,恪守情理边界;明晰身份意识,恪守权责边界;培育组织文化,恪守公私边界;完善体制机制,恪守赏罚边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