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华大学党组织的诞生与早期发展
清华大学党组织诞生于1926年11月,当时清华第一个中共支部在三院成立,党员仅3人,第一任支部书记是王达成。早期的清华党组织活动处于地下状态,尽管面临白色恐怖,党支部书记轮换频繁,但党组织仍不断发展,吸引了众多进步师生。
在早期,清华就有着活跃的革命活动。施滉作为清华留美生中最早的共产党员,还有李大钊、陈毅来清华演讲等事件,都对清华党组织的发展有着积极影响。“三·一八”惨案也唤醒了清华学生的革命意识。这些早期的活动为党组织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群众基础和思想基础。
二、战争年代党组织的领导作用
在战争年代,清华党组织发挥了极为重要的领导作用。在地下党组织领导下,清华的爱国运动汇入了民族解放事业的伟大洪流。
在“一二·九”运动中,清华党组织是中坚力量。当时华北局势危急,清华人发出“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的呐喊,党组织带领清华师生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在西南联大时期,清华党组织所在的西南联大成为抗战大后方的“民主堡垒”,这体现了党组织在团结师生、争取民主自由方面的卓越领导力。到了解放战争时期,清华党组织所在的区域成为国统区里的“小解放区”,清华共产党人始终站在斗争最前列,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三、新中国成立后党组织的发展壮大与领导核心地位的确立
1948年12月清华园解放,1949年6月28日,清华党组织正式开始公开活动,当时已经建立了党总支,书记为彭珮云,党员人数近190人。1951年2月25日,中共清华大学委员会成立,何东昌任书记。随着党员人数的增加和学校规模的扩大,1956年2月起,按系成立了党总支,统一对教工与学生支部进行领导。学校党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并逐步成为学校工作的领导核心。
在这一过程中,党组织在学校的建设、教育等多方面发挥着领导作用。例如在学校的教学任务安排上,党组织动员、领导全校群众,保证行政任务的完成,并在这个工作基础上向群众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教育,进行党的建设等工作,这对办好学校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四、清华大学党组织领导力的体现要素
(一)追随力
在清华党组织的领导体系中,追随力是重要的一环。如同在任何组织中一样,在清华内部,追随领导并保持一致是确保学校各项工作目标顺利实现的基础。例如在学校的科研项目开展过程中,参与项目的师生需要理解党组织和项目领导者的思想,并积极地执行相关的科研计划。如果各自为政,不遵循整体规划,那么整个科研项目就难以取得预期成果。
(二)影响力
清华党组织中的成员通过自身的努力不断提高影响力。在清华的教师队伍中,优秀的党员教师凭借自己扎实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丰硕的教学科研成果,在师生中树立榜样,带动他人积极向上。他们的教学方式、科研精神都会成为其他师生学习的对象,从而带动整个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水平提升。
(三)执行力
清华党组织在各项工作中也强调执行力。无论是校园建设项目,还是教学改革计划,都需要按时按质完成任务,将思想转化为行动。这需要具备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任务规划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校园环境改善工程中,如果缺乏执行力,工程进度就会拖延,工程质量也难以保证,从而影响师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四)领导力
清华党组织的领导力体现在以学校发展、国家需求的大局为重,带领全体师生跟随党的方针政策、向着目标前进的能力。党组织的领导者需要具备高瞻远瞩的眼光,能够看到学校的长远发展方向,如在制定学校的学科建设规划时,要考虑到国家的战略需求、国际学术前沿等多方面因素,从而引领清华在高等教育领域不断发展进步。
五、清华党组织领导力在传承清华精神中的作用
清华自始就被一种伟大而深刻的精神所渗透所贯穿,那就是对国家民族的锲而不舍的大无畏的爱。清华党组织在传承这种精神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从过去的建造“200号”核反应堆的年轻人立下“用我们的双手开创祖国原子能事业的春天”的豪迈誓言,到新时代清华人喊出“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时代强音,党组织始终引领着清华人践行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光荣传统,形成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教书育人特色,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培养大批可堪大任的杰出英才。
在清华原创话剧《马兰花开》的一次次演出中,我们看到了“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和他的战友们把青春乃至生命奉献给国家和人民的伟大精神。清华党组织通过各种方式传承这种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清华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积极投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
总之,清华大学党组织的领导力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丰富的内涵,在学校的发展、国家的建设等多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