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领导力的内涵
领导力是一个复杂且多面的概念。它是带领团队成员实现团队目标的活动,与职位并无必然联系,人人都有具备领导力的可能。从本质上讲,领导力是决定领导者领导行为的内在力量,是实现群体或组织目标、确保领导过程顺畅运行的动力。
大体而言,领导力是指在管辖的范围内,充分利用人力和客观条件,以最小的成本办成所需之事并提高整个团体办事效率的能力。它包含建立愿景目标的能力,使自己与他人承诺于企业长期成功的能力,激发他人自信心和热情的能力,确保战略实施的能力等。不同的学者对领导力有着不同的见解,例如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管理学教授杨壮认为“领导力是职场人自身所渗透出的气质,而领导则是外界赋予的权利”,沃伦·班尼斯也说“领导力就像美,它难以定义,但当你看到时,你就知道”。这些都表明领导力是一个在领导系统中根本性、战略性的范畴,是领导者凭借个人素质的综合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对特定个人或组织所产生的人格凝聚力和感召力,是保持组织成长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二、领导力包含的能力
- 学习力
学习力是领导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领导者需要持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以适应新的挑战和机遇。一个具有强大学习力的领导者能够快速吸收新的理念,并将其运用到团队的管理和决策中。例如,在科技行业,技术更新换代极快,领导者必须不断学习最新的技术趋势,才能带领团队在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 垂直影响力
垂直影响是领导者对下属产生的影响,通常表现为指导、支持和激励。一个优秀的领导者会根据下属的不同特点和需求,给予恰当的指导。比如在销售团队中,领导者会针对不同销售能力的员工制定个性化的销售策略指导;同时,领导者还会在下属遇到困难时给予支持,在取得成绩时给予激励,从而提高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和士气。
- 水平影响力
水平影响是指领导者对同级或高级领导者产生的影响,这种影响通常表现为合作、协调和互动。在跨部门项目中,领导者需要与其他部门的同级领导者进行合作,协调资源分配和工作进度。例如在企业的新产品研发项目中,研发部门、市场部门和生产部门的领导者之间需要密切合作、协调互动,才能确保新产品顺利推向市场。
三、领导力与管理力的关系
- 管理力是领导力的基础
管理力是领导力的基础,没有扎实的管理基础,很难建立有效的领导力。从团队角度来讲,扎实的管理基础包括搭班子、带队伍、建文化;从业务角度来讲,就是定目标、追过程、拿结果。例如在创业过程中,很多创业者虽然具备领导潜能,能够描绘出美好的创业蓝图,但由于管理能力薄弱,无法将蓝图转化为现实,导致创业失败。而像阿里这样成功的企业,在早期描绘美好愿景时虽然也曾被质疑“画大饼”,但凭借强大的管理能力最终将愿景变为现实。
- 领导力的核心是共启愿景
领导力的核心是共启愿景,这需要领导者识人心、懂人性,制定符合团队利益的发展蓝图。真正有领导力的人不仅能描绘出美好的愿景,还能通过有效的管理将愿景转化为实际成果。
四、领导力与职业责任的关系
- 责任力是领导力发挥的保障
领导力和责任力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领导力的有效发挥离不开责任力。一个领导者只有具备强烈的责任力,才能够赢得团队成员的信任和尊重。例如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如果领导者缺乏责任感,对项目的进度、质量等问题不重视,那么团队成员也很难积极投入工作,领导者的领导力也就无法有效发挥。
- 领导力推动职业责任的履行
领导者通过发挥领导力来指导和激励团队成员,让他们明确组织或团队的目标,并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为实现共同目标作出贡献。这一过程也是领导者履行职业责任的过程。例如在企业的日常运营中,领导者通过建立团队文化,塑造组织或团队的价值观、信仰和行为准则,形成一种共同的文化氛围,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和协作,从而推动企业的发展,履行自己的职业责任。
五、领导力在职业发展中的体现
- 解决维持性问题
在个人的职业发展中,领导力体现在解决维持性问题上,如督促一个问题的实施与落地,落实上级安排的主要工作任务,带领团队做好日常的检查和验收等工作。这些工作虽然看似常规,但需要领导者具备一定的领导力才能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 解决变革性问题
同时,领导力也体现在解决变革性问题上,如在工作上做出一些亮点,带领团队提高团队的执行力,摆脱一些老旧习惯及大锅饭模式所做的努力等。这些变革性的工作往往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需要领导者发挥领导力,带领团队不断探索和创新。
总之,领导力在职业发展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与职业责任相互关联、相互促进。领导者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领导力,以更好地履行职业责任,推动个人和组织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