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控制型向引导型转变
在传统的领导模式中,领导者往往习惯控制一切。例如在会议里,他们会第一个发言,确定议程、委派责任,全面掌控局面。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模式逐渐过时。如今,领导者应在会议上最后发言,先耐心倾听员工分享转型活动等情况。像星展银行CEO高博德,以前开会是告知员工怎么做,现在则是去倾听银行正在发生的事。
以前员工要通过自上而下的官僚式流程获得委员会批准和预算,现在员工有更多自主权以满足客户需求。这就要求领导者从命令控制型转变为指导支持型,角色转变为定期核查,以了解情况。领导者要放手,习惯放弃掌控,通过频繁核查保持对员工的问责,更多地去倾听、引导,担任教练角色。
二、从全知型向学习型转变
过去领导者常被视为群体中知识最丰富的人,但现在情况不同了。一些关键技能和知识比较新颖,如编写代码、分析数据等,传统商学院课程并未涵盖。所以领导者和员工都需要重新学习。
自发式学习,如听讲座、阅读文章、参与数字化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反向指导也开始盛行,即让年轻、资历低的员工带领学习。领导者不能再依赖过去的知识储备,而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适应新的领导需求。
三、自我反思与自我提升的改变
领导者需要进行自我反思,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明确自己的强项和有待提高的领导能力。意识到自己的盲点,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发展个人领导潜力。
同时,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技巧。积极倾听他人观点,清晰表达自己想法和期望,善于解决冲突和处理团队内部问题。这有助于在团队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团队协作效率。
四、团队管理方式的改变
在团队合作方面,领导力不仅仅是管理和指导,更要激发团队成员潜能,鼓励协作和分享。要营造积极、合作的团队氛围,提高团队凝聚力和效率。
领导者还要具备提升下属岗位胜任的能力,能够辅导和培养下属。要明确界定和布置工作,合理划分职责和分工,让团队成员清楚自己的工作内容。
五、决策与自信方面的改变
领导者需要培养自信和决断力。在面对压力和不确定性时,要保持自信并做出明智决策。可以通过挑战自己、接受新责任和机会来提升这方面的能力。
在决策过程中,不能盲目乐观而忽视现实因素。要避免因自负心理使同事和下属将自己视为竞争对手,而是要成为合作伙伴。
六、从权力管理向影响力管理转变
很多新晋升的领导者容易忽略身份的转变,从践行者变为管理者后,工作内容应从业务为主转向管理为主。虽然不能完全脱离业务,但要将重心放在管理上。
真正高级的领导者懂得用影响力而非权力来管理。他们会制定清晰的团队文化和原则,给员工自由空间,让员工在边界内创新,同时自己也遵循团队文化和原则。
七、应对新技术挑战方面的改变
以人工智能为例,它的快速发展给领导力带来了挑战。领导者需要保持对技术的更新和了解,否则会失去优势。同时,人工智能可能使员工产生不安全感。
领导者要应对这些挑战,应投资培训和教育,让员工和自己都掌握人工智能技术。并且要加强与员工的沟通和信任,分享人工智能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保护员工权益和利益,如开展技能培训计划、提供福利等。
八、目标与愿景建立的改变
领导者要建立明确的目标和愿景,并清晰地沟通传达给团队成员。这有助于激励团队朝着共同方向努力。明确的目标和愿景就像灯塔,为团队成员指引方向,让大家清楚自己的工作是为了达成怎样的目标,从而激发团队成员的工作动力和积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