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领导力十二字真言的提出
在领导力的众多理论和研究中,出现了“望、闻、问、切;舒、理、宽、仁;退、让、舍、给”这样的十二字真言。这一真言的提出并非偶然,它是在对领导力进行深入剖析,综合考虑领导与管理的各种关系,如速度与完美、结果与过程、怀疑与相信、战略与执行、无为与有为等关系的基础上产生的。同时,它也借鉴了不同的领导理念,像曾国藩的领导力十二字要诀“重、耐、浑、明、辣、慎、勤、实、暇、裕、恕、强”等多种理念的融合与创新。
二、十二字真言各部分的内涵
(一)望、闻、问、切
1. “望”是指领导者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如同医生望诊一样,领导者要能够观察到团队成员的状态、工作环境的变化以及市场的动态等。例如,在企业中,领导者通过观察员工的工作态度、表情等,了解他们的工作压力和满意度。在市场方面,观察竞争对手的产品推出、市场份额的变化等。
2. “闻”要求领导者善于倾听。不仅要听员工的汇报,还要倾听他们的心声、意见和建议。比如在团队会议中,领导者要认真听取不同成员的发言,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包括他们对项目的看法、遇到的困难等。
3. “问”则是主动询问。领导者不能被动等待信息的到来,要积极地向员工、合作伙伴等提问。例如在项目开展过程中,询问员工项目进度、遇到的阻碍以及需要的支持等。
4. “切”是深入分析和判断。根据望、闻、问所得到的信息,领导者要进行准确的分析,就像医生根据望闻问的结果进行病症的判断一样。在企业决策中,对市场信息、员工反馈等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制定出合适的策略。
(二)舒、理、宽、仁
1. “舒”意味着让团队成员感到舒适。领导者要营造一个和谐、轻松的工作氛围,让员工在工作中能够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例如,提供舒适的办公环境、合理的工作安排等。
2. “理”是梳理。领导者要对工作流程、团队关系等进行梳理。梳理工作流程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梳理团队关系能够增强团队的凝聚力。例如,明确各部门的职责,避免工作中的推诿现象。
3. “宽”是宽容。领导者要对员工的错误和不足给予宽容,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错误。这样可以让员工感受到领导者的包容,从而更加积极地工作。例如,当员工在尝试新的工作方法时出现小失误,领导者不应过度批评。
4. “仁”体现为领导者的仁爱之心。关心员工的生活和发展,把员工当作自己的伙伴而不是单纯的劳动力。例如,为员工提供培训机会、职业发展规划等。
(三)退、让、舍、给
1. “退”是指领导者在某些情况下要懂得退让。比如在团队讨论中,当自己的观点并非最佳时,要给更有创意和合理性的观点让路。这不是软弱,而是一种智慧。
2. “让”有谦让之意。在利益分配、荣誉归属等方面,领导者要懂得谦让。例如,当团队取得成果时,把荣誉更多地给予团队成员,这会激励成员更加努力工作。
3. “舍”要求领导者有舍弃的胸怀。可能要舍弃一些短期利益,以换取团队的长远发展。比如在企业发展中,放弃一些眼前的小项目,集中精力投入到更有潜力的大项目中。
4. “给”是给予。领导者要给予团队成员资源、信任和支持。例如,给予员工足够的资金和设备支持,信任他们能够完成工作任务。
三、十二字真言在领导力中的实践意义
(一)提升团队凝聚力
当领导者遵循“望、闻、问、切;舒、理、宽、仁;退、让、舍、给”这十二字真言时,团队成员会感受到领导者的关心、尊重和信任。例如,在“宽”和“仁”的氛围下,员工之间的关系会更加融洽,不会因为害怕犯错而畏首畏尾,从而提高团队的凝聚力。
(二)提高决策的准确性
通过“望、闻、问、切”的过程,领导者能够获取全面的信息,再经过深入的分析判断,做出的决策会更加准确。而“退、让、舍、给”也有助于在决策过程中充分考虑团队成员的意见和建议,避免独断专行。
(三)促进团队的可持续发展
“舒、理”等理念有助于优化团队的工作环境和流程,提高工作效率。“舍、给”等做法则着眼于团队的长远利益,为团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四、与其他领导力理念的关联
(一)与曾国藩领导力理念的关联
曾国藩的领导力十二字要诀“重、耐、浑、明、辣、慎、勤、实、暇、裕、恕、强”中的“恕”与十二字真言中的“宽、仁”有相似之处,都强调领导者的宽容和仁爱。而“明”在一定程度上也和“望、闻、问、切”中的分析判断相关。
(二)与现代领导力理论的关联
现代领导力理论强调领导者要发动群众解决难题,要承担责任等。十二字真言中的“望、闻、问、切”有助于领导者了解群众的需求和问题,而“退、让、舍、给”则体现了领导者在解决难题过程中的担当和智慧。
总之,领导力的十二字真言“望、闻、问、切;舒、理、宽、仁;退、让、舍、给”涵盖了丰富的内涵,对领导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并且与其他领导力理念相互关联、相互补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