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比手下人强的思维误区
在领导力的范畴中,有一种常见的思维误区,那就是认为领导者要做什么都比手下的人强。这种思维的产生,部分源于“工而优则仕”的观念。在基层职位,例如车间的班组长或者分厂厂长,这种思维可能是有效的。因为他们从基层做起,需要熟悉每个工种,凭借出色的能力才能胜任基层的领导工作。然而,当职位发展到一定层级时,这种思维就会出现问题。
以微软创立初期的比尔·盖茨为例,他最初不让任何人写代码,会对别人的每一条BASIC语句重新编写,仅仅是因为他不喜欢别人编码的方式。到了90年代,Windows 95测试经理都觉得盖茨对产品的掌握过于细致,他对产品的瑕疵会立刻抨击且挑剔至极。这样的结果是,如果CEO沉迷于细节成为常态,就会做出许多琐碎的决策,从而难以做出正确的大决策。当领导者在所有事情上都强于手下,手下人员的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公司的发展也会受到限制。
二、不允许别人犯错的领导方式
有些领导不仅严于律己,而且严于律他,不允许别人犯错。他们要求下属必须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否则就视为犯错。像诸葛亮,他辅佐刘备从籍籍无名到建立蜀汉帝国,上知天文下懂地理,无所不通。但他不允许别人有自己的想法,将军出征都要带着他的锦囊。这种领导方式虽然体现了领导者的能力,但却限制了下属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下属在这种情况下,往往只是被动执行命令,而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不利于团队的长期发展。
三、责、权、利划分不清的危害
在团队中,明确的责、权、利划分是非常关键的。当这三者划分不明确时,会出现很多问题。例如在看守果园的场景中,如果没有明确每个人负责的区域、拥有的管理权力以及相应的利益回报,当果园出现问题时,就会出现互相推诿的现象。团队成员不清楚自己该做什么、拥有哪些权力以及完成任务后的好处,这样的团队缺乏基本的运行秩序,是领导力失败的一个重要表现。这种不明确会导致团队成员工作积极性不高,效率低下,并且在出现问题时难以找到责任人,从而影响整个团队的稳定和发展。
四、缺乏工作流程的影响
工作流程对于团队来说就像是轨道,引导着团队成员有序地开展工作。缺乏工作流程是领导力失败的症状之一。以项目开发团队为例,如果没有明确从需求分析、设计、开发、测试到上线的工作流程,成员们就不知道自己的工作何时开始、按照什么标准进行以及何时交接给下一个环节。这不仅会导致工作效率低下,还可能使项目无法顺利完成。团队成员在没有流程的情况下就像没有方向的蚂蚁,各自为政,无法形成有效的合力,进而影响团队目标的达成。
五、流程停留在领导嘴上或强迫执行的弊端
有些领导虽然制定了工作流程,但只是停留在嘴上说说,或者强迫团队成员执行。这种情况会让团队成员对流程缺乏认同感和执行力。如果领导只是在会议上简单提及流程,却没有详细解释和培训,成员们可能并不理解流程的意义和操作方法。而强迫执行则会引起成员的抵触情绪,他们只是机械地按照要求做,而不是主动积极地遵循流程。这样的执行效果往往不佳,无法真正发挥流程应有的作用,也不利于团队文化的建设和团队的长期发展。
六、缺乏愿景或公司价值观的领导缺陷
如果领导者没有为团队建立愿景或目标,那么团队必然难以达到目标。有效的领导需要有一个令人信服的愿景来激励员工,以及支持和提高团队绩效和价值观的目标,这些目标要反映公司的核心信念和存在的理由。缺乏远见的领导者无法团结员工朝着共同目标努力,因为团队的前进方向不明确。而真正的领导者专注于目标,糟糕的领导者则注重权威。没有愿景或价值观的引导,团队成员就像没有航向的船只,在工作中缺乏动力和方向感。
七、不能产生积极结果的领导短板
成功的领导者必须以身作则。如果领导者总是不能产生积极的结果,或者在工作场所表现一般很差,就无法成功地领导他人。成为一名出色的领导者意味着员工会因为领导者的热情和辛勤工作而尊重他,并且会受到其行为的影响而追随他的脚步。那些拥有长期领导成功记录和强烈、高度可见的职业道德的人通常更适合担任领导职务。如果领导者自身无法做出积极成果,就难以在团队中树立威望,也无法有效地引导团队成员朝着成功的方向前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