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领导力思维的内涵
领导力思维是一种复杂且多维度的概念。它不仅仅是个人能力的展示,更是一种能够激励团队成员为了共同目标而努力的思维模式。例如詹姆斯·库泽斯和巴里·波斯纳就认为“领导力就是激励大家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在组织中,领导者的这种思维决定了他如何看待团队成员、设定目标并引导团队朝着目标前进。
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领导力思维不是仅限于领导职位的人才需要具备的。普通员工也同样需要。在工作场景中,我们常常能看到有些位高权重的领导者不懂带团队,而有些普通员工却能成为团队里的“关键人物”。这是因为领导力思维意味着能从宏观和大局出发分析问题,在具体工作中坚守既定目标和使命;能够跳出个人和单一事件的层面,以整体化、均衡的思路应对复杂多变的世界;并且在关注自我需求的同时,重视与他人的关系,通过不断沟通寻求更平等、坦诚和有效率的解决方案。
二、领导力思维包含的能力要素
(一)担当能力
领导力思维要求有担当,这体现在对自己负责和对他人负责两个方面。对自己负责就是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对他人负责则体现在对小伙伴或者团队成员要有责任心。比如在一个项目小组中,具有领导力思维的成员不仅会确保自己的任务按时完成,还会关心其他成员是否遇到困难,并给予帮助。
(二)解决问题能力
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领导力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人生来就会自己解决问题,需要通过大量实践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团队中,具有领导力思维的人不会坐等问题被解决,而是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方案,为团队扫除障碍。
(三)自信建立能力
要鼓励发展自身优势,在优势中建立自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有优势的人在团队里往往更加夺目。挖掘自身优势需要不断的观察和鼓励,例如家长对孩子优势的挖掘,或者领导对下属优势的发现。有了自信,在团队中才能更好地发挥影响力。
(四)争取勇气
学会有勇气争取也是领导力思维的体现。无论是在竞争还是其他机会面前,要积极面对,学会享受过程。在坦然接受挫折之后,下次面对竞争就不再惧怕。这种勇气能够激励自己不断前进,也能带动团队成员积极进取。
三、领导力思维的特征
(一)开放性
领导力思维方式具有开放性。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像科技行业这种快速发展的领域,市场需求和技术创新不断变化,领导者不能故步自封。需要不断接受新的观念、新的方法,与不同的人交流合作,这样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二)洞察力
具有领导力思维的人要有洞察力。能够准确地理解自己、理解他人,对周围的环境也有敏锐的感知。在团队管理中,洞察力可以帮助领导者发现团队成员的潜力、需求以及团队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好地调整管理策略。
(三)影响力
影响力是领导力思维的重要特征。领导者要能够激励和引导团队成员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通过自己的言行、决策等影响他人的行为和态度。例如富人们具有强大的领导力,能够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才,他们就是凭借自身的影响力,让他人愿意追随。
(四)前瞻性
领导力思维需要有前瞻性。虽然未来充满不确定性,领导者不能单纯依靠自身智慧和工具去规划一切,但仍然需要对未来有一定的预见能力。能够看到事物发展的趋势,提前布局,带领团队应对可能出现的挑战和机遇。
四、领导力思维在团队管理中的体现
(一)通过团队拿结果
从“单打独斗”转变为“团队作战”是领导力思维在团队管理中的重要体现。在做管理之前可能是业务上的佼佼者,更多依靠个人能力取得成绩。但成为管理者后,管理的本质是通过团队拿结果,要成就他人,通过赋能团队来实现价值,思维要从“我拿冠军”转变为“团队要拿冠军”。
(二)以身作则
在团队管理中,领导者要以身作则,提高对自己的要求。“是你给我上,还是你跟我上”这两种态度有着本质区别。领导者自身能力不足、德不配位,是很难让团队成员信服的。只有自己做到高标准、严要求,才能成为团队成员的榜样,带领团队更好地发展。
五、领导力思维中的态度要素
(一)对时间的态度
做完该做的努力之后,心里要放下,手里也要放下,要做的事等待。要有耐心、有定力,给自己、周围的人和事物的发展足够的时间。例如在项目推进过程中,不能急于求成,要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合理安排进度。
(二)对结果的态度
自己充分努力并且有足够的耐心之后,结果往往是好的。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不要过分纠结于结果,只要过程中尽到了最大努力,结果自然会水到渠成。
(三)对别人评论的态度
别人在说什么那是别人的事情,不要把它当成自己的事。在倾听的基础上理解别人的诉求,但要避免情绪化,避免把个人的荣辱、对错和个人的责任放在第一位。在团队管理中,不要被外界的评论所左右,坚定自己的方向。同时,在管理团队时不仅要用钱激励团队,还要讲理想、精神,维持好团队的势能,不要让团队势穷力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