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来”背后的领导力内涵
领导力并非仅仅是一种职位赋予的权力,而是一种承担责任的能力。在很多团队中,人们往往混淆了想当领导和发挥领导力这两个概念。当领导可能更多地与地位、权力和金钱挂钩,这吸引着大多数人。然而,真正的领导力体现在面对集体难题时挺身而出,承担责任。就像曾经有位经理人提到他的团队成员都想发挥领导力,经过分析发现其实是大家想当领导。而真正发挥领导力需要解决集体的难题,实现共同的目标。这时候“我来”这句口诀就体现出了它的价值。当面临集体难题时,说出“我来”,是一种主动承担责任的表现,是领导力的重要体现。
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范福特的研究表明我们天生是追随者,大脑的默认设置是追随而非领导。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说“我来”并非是大多数人的本性。在人类的进化历程中,追随在原始环境里意味着更多的安全保障,人越多越安全。但在现代的团队和组织环境中,需要有人打破这种默认设置,站出来承担责任,发挥领导力。
二、“我来”在不同人物中的体现
(一)南多的例子
南多在团队面临绝境时,他发挥了领导力。当集体面对一个几乎无法逾越的难题时,他挺身而出,承担起带领大家绝境求生的责任。他的行为就像是说出了“我来”,这种担当给团队成员带来了希望和方向。他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积极主动地承担起解决问题的责任,这是领导力口诀“我来”在实际中的生动体现。
(二)毛泽东的例子
毛泽东领导革命的过程中,无数次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困难。在面对这些集体性的难题时,他总是挺身而出。无论是在战争决策、战略规划还是在困难时期鼓舞士气等方面,他都承担起了领导者的责任。他的领导风范就是在说“我来”,带领中国人民走向胜利,这是在宏观的革命事业中对“我来”领导力口诀的诠释。
(三)贝佐斯的例子
贝佐斯在领导企业的过程中,也践行着“我来”的领导力。在企业发展面临各种竞争压力、战略决策难题时,他站出来承担起责任。从企业的创立到不断的扩张和创新,他都在关键时刻发挥着领导者的作用,承担起企业发展方向的决策、应对各种危机等责任,这也是“我来”领导力在企业领域的体现。
三、“我来”在组织中的实际应用
(一)对上级和平级说“让我来”
在组织中,与上级和平级的沟通协作至关重要。当面临一些任务或者难题时,主动对上级和平级说“让我来”是一种积极的态度。这不仅体现了自己愿意承担责任的决心,也展示了自己的能力和信心。例如在项目合作中,当出现一些额外的、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时,如果能够对平级说“让我来”,可以增强团队成员之间的信任和协作。对上级说“让我来”,则可能让上级看到自己的能力和积极性,为自己赢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二)对下属说“跟我来”
对于领导者来说,带领下属是重要的职责。当遇到问题时,对下属说“跟我来”,是以身作则的表现。这就像在战场上,将领身先士卒,士兵们才会更有斗志。在企业中,当面临市场竞争压力或者项目攻坚阶段,领导者说“跟我来”,能够鼓舞下属的士气,让他们更愿意追随领导者去克服困难。例如在开拓新市场时,如果领导者能够亲自带头去调研、去拓展客户,对下属说“跟我来”,下属会更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
四、“我来”对个人领导力成长的意义
(一)突破自我默认设置
对于个人而言,认识到自己大脑中追随的默认设置,并且努力突破它是成长为领导者的关键一步。说“我来”就是在挑战自己的本性,从一个追随者向领导者转变。这种转变能够让个人在团队和组织中发挥更大的价值,不再仅仅依赖他人的领导,而是自己成为能够承担责任、引领方向的人。
(二)赢得他人信任和尊重
当一个人总是能够在关键时刻说出“我来”,并且付诸行动去承担责任时,会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在团队中,信任和尊重是非常宝贵的财富。他人会更愿意与这样的人合作,并且在其领导下工作。例如在一个项目团队中,如果有成员总是在遇到困难时主动承担,说“我来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其他成员会逐渐对他产生信任和尊重,他在团队中的影响力也会不断提升。
(三)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不断说“我来”并承担责任的过程中,个人必然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而通过解决这些问题,个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会得到不断提升。因为承担责任就意味着要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积累经验、学习知识、锻炼能力。例如在负责一个复杂的项目时,从项目的策划、执行到最后的收尾,每一个环节都会遇到问题,而通过承担起整个项目的责任,不断解决这些问题,个人在项目管理、资源协调、风险应对等方面的能力都会得到提升。
总之,“我来”这句领导力口诀在众多的案例中都展现出了其独特的价值。无论是从理论内涵,还是在不同人物、组织中的实际体现,以及对个人领导力成长的意义等方面,都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学习,以提升自己在团队和组织中的领导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