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领导力精进》的背景与价值
《领导力精进》这本书有着深厚的实践基础。在过去的40多年间,其作者所在的DDI,每年在全球26个国家开展业务,帮助上万个企业客户培育了超过25万名领导者。这表明书中的内容不是凭空想象或者纯理论性的,而是源于大量的实际操作经验。
对于首次担任基层领导者的人来说,这是一本非常实用的书籍。很多时候,一个好的员工在转型成为领导者时会面临诸多挑战,因为领导力和好员工是两回事。例如,一个优秀的程序员在成为技术团队领导时,他需要从专注于代码编写转变为带领团队、协调资源、制定战略等多方面的工作。而这本书能够提供实际的建议和工具,无论是详细阅读全书,还是重点关注与自己相关的章节,只要接受其中三到四条建议,就可能受益匪浅。
二、领导力中的常见问题剖析
书中指出了领导力中存在的诸多不良习惯。
- 求胜欲过强
- 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不惜一切代价去打败对方,而不考虑是否值得。这种过度的求胜欲可能会让领导者在一些不必要的竞争中消耗团队资源,例如在企业内部两个部门之间的良性竞争,如果演变成不惜一切代价的求胜,可能会破坏部门间的合作关系,影响整体业务的推进。
- 沟通中的不良习惯
- 太喜欢在别人的点子上加分:在每场讨论中都急于表达自己的意见,这可能会抑制团队成员的积极性,让他们觉得自己的想法没有得到足够的尊重。例如在创意策划会上,成员提出一个初步方案,领导者马上在上面补充很多内容,可能会让提出者觉得自己的创意被“抢夺”了。
- 太喜欢点评:总是要对别人的说法评论一番,把自己的标准强加于人。这会让团队成员在表达想法时有所顾虑,担心被批评。
- 总是发表破坏性评论:为了让自己的言语听起来更深刻、更诙谐,说出一些不必要的讥讽话语。这会破坏团队的和谐氛围,降低成员的工作积极性。
- 喜欢用“不”、“但是”、“可是”开头:过多使用否定式过渡语,实际上是在告诉对方“你错了,我才是对的”。这种沟通方式容易引发冲突,不利于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
- 自我炫耀与情绪利用
- 告诉世界你有多聪明:总是向周围的人展示自己比他们想象的更聪明。这可能会让团队成员产生距离感,甚至反感。
- 在愤怒的时候跟你沟通:把情绪上的波动作为一种管理工具。然而,愤怒的沟通往往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反而会让团队成员感到压抑和不满。
- 思维与信息共享问题
- 负面思维:比如“让我来告诉你这样做为什么不行”,总是用自己的负面思维去影响周围的人,即使毫无必要。这种思维方式会让团队的创新和积极进取的氛围受到打击。
- 隐瞒信息:为了让自己占有一定的心理优势,拒绝跟别人分享信息。在团队工作中,信息不共享会导致工作效率低下,成员之间产生猜忌。
- 团队激励与责任担当方面
- 不懂得表示认可:不懂得表扬和奖励别人,这会让团队成员的努力得不到应有的肯定,降低他们的工作热情。
- 喜欢抢功:总是过于高估自己在某项工作中的作用,这是很让人厌恶的一种恶习,会破坏团队的凝聚力。
- 总是喜欢找借口:总是把自己的坏习惯归结为某种无法改变的原因,以此来为自己的行为开脱。这会让团队成员对领导者的责任心产生质疑。
三、领导力的改善与提升
- 认识问题是改善的第一步
- 书中提到很少有人会同时拥有这21个坏习惯,所以领导者要做的是发现自己身上存在的可以改进的点。例如,一个领导者可能意识到自己在沟通中经常使用否定式过渡语,这就是他需要改进的地方。通过自我反思和团队成员的反馈,能够更全面地认识自己的问题所在。
- 具体的改善方法
-
书中包含了发现做得不够好的细节,认识到这些对职场发展和团队管理产生的障碍,还有收集意见以及具体的改善方法等,是一套具体完整且具有实操性的自我改善系统。例如,在改善沟通方式方面,可以学习积极倾听的技巧,在团队成员发言时,先给予肯定,再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而不是急于否定或者补充。在情绪管理方面,领导者可以学习一些情绪调节的方法,避免在愤怒时进行沟通决策。在团队激励方面,领导者要学会及时认可团队成员的贡献,建立公平合理的奖励机制等。
-
从书中汲取全面的领导力提升要素
- 全书从三个主要部分进行讲述,如“成功的苦恼”部分,讲述了“成功人士”所面临的“成功幻觉”以及抵触变化的原因。领导者可以从中学习到如何避免陷入自己过去的成功经验中,保持对新环境和变化的敏感度。在“妨碍登上职场巅峰的二十种恶习”部分,领导者可以深入了解那些阻碍自己进一步发展的行为,并找到改进的方案。而“怎样才能让我们变得更好”这部分,则帮助领导者在“知”与“行”之间建立关联,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实际的领导力提升行动。
《领导力的精进》这本书无论是对于想要提升领导力的新手领导者,还是希望进一步完善自己领导风格的有经验的领导者,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它通过对常见领导力问题的剖析和提供具体的改善方法,为领导者的成长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