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来”:承担责任的起点
在领导力的众多要素中,“我来”是一种积极主动承担责任的态度。从本质上讲,领导力就是一种责任,这一观点在许多领导力的研究和实践中都得到了体现。例如,范福特从进化心理学角度指出,人类大脑的默认设置是追随而非领导,所以能够说出“我来”,是违背这种本能的,是一种挺身而出、承担责任的心智模式。
在实际应用中,“我来”有着不同的层次。面对集体难题时,对上级和平级说“让我来”,体现出主动争取解决问题的机会,展示自己的担当;对下属说“跟我来”,则是一种引领,带领团队朝着解决问题的方向前进。就像在军事指挥中,将领身先士卒地喊出“跟我来”,能极大地鼓舞士气。这一口诀的背后,是对领导力中责任意识的深刻理解,是将自己置身于解决问题的核心位置,而不是推诿责任或者等待他人行动。
二、“我不知道”:解决难题的智慧
“我不知道”这句口诀对应的领导力修炼是解决难题。有时候,即使领导者已经有了答案,仍然说出“我不知道”,这并非是在故作谦虚,而是一种智慧的策略。这种做法可以动员他人主动去发现自己的答案。
在一个团队中,成员往往具有不同的知识和经验。当领导者表现出并非全知全能时,实际上是给予了团队成员更多的思考空间和发挥机会。例如在企业的项目决策中,领导者如果过早地给出自己的定论,可能会限制团队成员的创新思维。而说“我不知道”,能够激发大家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共同寻找解决方案,这有助于培养团队的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让领导者更好地了解团队成员的能力和想法,从而更好地整合团队资源解决难题。
三、“你觉得呢”:密切联系群众的纽带
“你觉得呢”这句口诀对应的领导力修炼是密切联系群众。当下属来向领导者请示时,领导者反问“你觉得呢”,这一简单的问题却有着多重积极意义。
从启发思想的角度来看,它促使下属主动思考问题,而不是单纯地依赖领导者的指示。在激励情感方面,这一问题让下属感受到自己的意见被重视,从而增强对团队的归属感和工作的积极性。在建立关系上,这是一种平等的交流方式,有助于拉近领导者与下属之间的距离。从推进行动的角度来说,下属在思考和回答“你觉得呢”的过程中,实际上已经在为解决问题进行规划,这有利于工作的顺利开展。这一口诀体现了领导力中对团队成员个体的尊重和重视,是构建良好团队关系的重要方式。
四、“我讲个故事”:讲故事的力量
“我讲个故事”这句口诀对应的领导力修炼是讲故事。在领导力中,讲故事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动员群众的方式,而且往往比单纯讲道理更能打动人心。
领导者需要讲四种领导力故事,分别是“我是谁”“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我们为什么要变革”。讲述“我是谁”的故事,可以让团队成员更好地了解领导者的价值观和信念,增加领导者的可信度;“我们是谁”的故事能够凝聚团队的共同身份感,让成员明确自己在团队中的定位和角色;“我们向何处去”的故事为团队描绘出未来的愿景,激励大家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我们为什么要变革”的故事则有助于解释团队面临的变革需求,减少成员对变革的抵触情绪。例如,许多成功的企业领导者都会通过讲述自己创业初期的故事,来激励员工在困难时期坚守信念,共同追求企业的发展目标。
五、“我教你”:当老师的角色
“我教你”这句口诀对应的领导力修炼是当老师。领导者要在五个层次上当老师,这意味着这句口诀有五种具体说法。
在团队中,领导者扮演着老师的角色,需要传授知识、技能和经验。这五个层次涵盖了从基本的知识传授到更高层次的价值观传递等多个方面。例如,在新员工入职培训时,领导者要进行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教导;随着员工的成长,领导者还要教导团队合作、问题解决等能力;在更高层次上,领导者要通过自己的行为示范,传递企业的价值观和文化理念。这种多层次的“教”,有助于全面提升团队成员的素质,同时也体现了领导力在团队发展和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
六、“失败了,恭喜你”:对待失败的态度
“失败了,恭喜你”这句口诀体现了一种独特的对待失败的态度。在领导力的视野中,失败并非完全是消极的。德鲁克曾表示不会把没有犯过大错的人放到领导岗位上,任正非也提出既没有犯过错,犯了错又没有改进的,就地免职。
在一个创新和发展的环境中,错误是不可避免的。错误可以分为不同类型,如无视规章、粗心大意、能力不足、流程缺陷、已知风险允许的错误、难料风险、改革创新等。对于那些因为探索、创新而导致的失败,应该给予肯定和鼓励,设立“聪明失败奖”“英雄失败奖”等。这种对待失败的态度能够营造一种积极的创新氛围,让团队成员敢于尝试新事物,不怕犯错,因为他们知道即使失败了也会得到理解和鼓励,而这种勇于尝试的精神正是推动团队不断进步的动力源泉。
七、“我要改变”:持续进步的动力
“我要改变”是领导力不断发展的动力源泉。领导者需要不断思考怎样做得更好,持续进步才能够更好地引领团队。
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无论是个人还是团队都需要不断适应和调整。领导者如果固步自封,就无法带领团队应对新的挑战和机遇。通过不断地审视自己的领导方式、团队的发展方向等,领导者能够发现不足之处并积极寻求改变。这种改变不仅仅是为了自身的成长,更是为了让团队能够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保持竞争力,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例如,当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时,领导者要及时调整团队的战略和业务模式,这就需要有“我要改变”的决心和行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