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领导力第二层次的概念界定
领导力的第二层次是认同许可。在组织管理中,第一层次的领导力是职位带来的硬权力,这种权力虽然能安排工作,但难以保证下属积极主动地完成任务。而认同许可则超越了单纯的职位权力。它是指被领导者自身允许领导者来对其进行管理,是一种人们在没有义务的时候仍然为领导者做事的状态。这一层次的领导力是基于领导者对人际关系的把握,领导者不再仅仅依靠职位赋予的权力,而是通过与员工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让员工从内心认可领导者的管理。
例如,在一个项目团队中,职位型领导者可能只是机械地下达任务,员工出于对职位权力的服从而执行。但在认同许可层次的领导下,领导者会深入了解员工的需求、困难和期望,员工会感受到自己被尊重和理解,从而更愿意积极投入工作,即使没有强制要求,也会主动为实现团队目标而努力。这一层次的领导力着眼点已非维持自己的职位,而在于如何去了解身边的人并努力探寻和他们的相处之道。
二、认同许可层次领导力的重要性
(一)提升员工积极性
当领导者的领导力处于认同许可层次时,员工的积极性会得到极大提升。与第一层次的职位权力下的强制服从不同,员工在这一层次开始从内心对领导者产生一定的认可。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工作价值被认可,从而增强对领导者的信任和归属感。这种信任和归属感会转化为工作中的积极动力,员工不再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工作,而是出于对领导者的认同和对团队的责任感而努力。
(二)建立良好的工作氛围
认同许可层次的领导力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工作氛围。领导者注重与员工的关系构建,了解员工的需求和感受,这会让工作环境变得更加愉悦。在这样的氛围中,员工之间的关系也会更加融洽,团队的凝聚力会增强。例如,在一个积极的工作氛围中,员工更愿意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验,相互协作,共同解决问题,而不是各自为政。
(三)为更高层次的领导力奠定基础
认同许可层次的领导力是通往更高层次领导力的重要基础。只有当员工对领导者产生认同,领导者才能进一步发挥影响力,带领团队取得更好的成绩。如果缺乏这一层次的基础,直接追求更高层次的领导力,如生产型领导力等,可能会面临员工不配合、团队缺乏凝聚力等问题。
三、领导者在认同许可层次的行为要点
(一)认可员工成绩
领导者要善于认可员工的成绩。在日常工作中,当员工在项目中取得进展时,及时给予肯定。这不仅能够增强员工的自信心,还能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工作得到了重视。例如,在销售团队中,当员工成功签下一笔大单时,领导者可以在团队会议上公开表扬,或者给予一定的奖励,如小礼品或者荣誉证书等。
(二)接纳与换位思考
领导者需要接纳员工的不同之处,包括他们的个性、工作方式等。同时,要学会换位思考,理解员工在工作中的困难。比如,当员工面临工作压力时,领导者不能一味地指责,而是要站在员工的角度去思考,是否任务安排过重,是否需要提供更多的支持等。
(三)建立积极关系
领导者要通过各种方式建立与员工之间的积极关系。这包括积极参与员工的工作讨论,关心员工的生活状况等。例如,在工作之余,组织团队聚餐或者户外活动,增进与员工之间的感情交流。在工作中,保持开放的沟通渠道,鼓励员工提出意见和建议。
四、认同许可层次领导力可能面临的挑战及应对
(一)可能面临的挑战
1. 被视为软弱
认同型的领导在有些人眼中容易显得软弱。因为领导和员工太过亲近,会让员工觉得领导者很好讲话。他们可能会认为领导者的鼓励意味着他们无需遵守规范限制,他们假定领导者的授权意味着他们拥有为所欲为的自由。
2. 个别员工的不当利用
当领导者与员工关系密切时,难免会有一些员工动了坏心思,想着借助领导者的影响力来维护他们的权益。还有一些老滑头,就仗着和领导关系不错,整天游手好闲,满足于从别人的成功中分得一杯羹,从来不负起责任促进自身成长。
(二)应对策略
1. 明确规则与界限
领导者虽然要与员工建立良好的关系,但也要明确规则与界限。在团队中制定清晰的规章制度,并且让员工明白违反规则的后果。例如,在考勤方面,明确规定迟到、早退的处罚措施,并且严格执行。
2. 公平对待
领导者要公平对待每一位员工,不能因为与某些员工关系好就给予特殊待遇。在绩效评估、奖励分配等方面,要依据客观的标准进行操作。这样可以避免员工产生不公平感,也能防止个别员工的不当利用。
3. 持续沟通与教育
领导者要持续与员工进行沟通,强调团队的目标和价值观。对于那些有不当想法的员工,要进行教育和引导,让他们明白自己的行为对团队的危害,鼓励他们积极成长,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领导力的第二层次认同许可在组织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领导者需要深刻理解这一层次的内涵,把握行为要点,积极应对可能面临的挑战,从而提升自己的领导力,带领团队走向更好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