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领导魄力的展现
在一个群体中,领导者角色的定位至关重要。真正的领导力不是靠摆架子或者人际周旋来体现的。比如在一个团队事业发展的进程中,如果把这个事业比作一次旅程,团队成员就像在一辆车上的乘客,而领导者必须是驾驶员。乘客可以在旅途中做很多放松自己的事情,如聊天、喝水、吃零食,但驾驶员却不行,他要专注于驾驶,引领大家到达目的地。这就是展现领导魄力的体现,只有这样的领导者才会受人信赖,容易赢得他人的追随。一个能够展现领导魄力的人,是在规范群体行为的同时,引领大家朝着目标努力前行,这是衡量领导力高低的第一步。
二、人才选拔的能力
卓越的领导者首先要有知人之智,如同心理学家一样。他们需要对自己理想中的团队构建有清晰的规划,明确需要搭配什么样的人才。在选拔人才时,领导者面临着诸多难点。人是复杂且动态变化的,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一方面,领导者要保持对人才的敏锐度,熟练运用选人技术。这就需要通过不断地观察和总结,提炼出在组织中能够存活并取得成功的人的特质,从而建立自己的看人标准。同时,要收集和积累有关人才表现的资料,运用有效的选拔流程准确洞察候选人的特点。另一方面,领导者要权衡利弊,着眼于未来评估和运用人才,必要时还要敢于冒险做决定。例如,在实际的企业管理中,领导者要在众多候选人中挑选出适合不同岗位的人才,不仅要看到他们当前的能力,还要预估他们未来的发展潜力。
三、激发忠诚与信任的水平
所有组织都面临着人才短缺以及人才因为公司而来却因上司离开的痛点。领导者的重要任务就是留住人才,这并非易事,因为几乎所有员工都自认为能力超群。领导者要激发下属的忠诚与信任,这需要高瞻远瞩的思想。比如毛泽东站在黄洋界哨口与士兵的对话,他的视野不仅仅局限于眼前的茨坪、吉安,而是全中国、全世界。这种高瞻远瞩的思想促使他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战略,并把共产党当时的核心任务凝缩成“打土豪分田地”这样通俗易懂又深入人心的话语。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提到,在战争最焦灼的时候,将领要用自己发出的微光带领队伍前进。从高瞻远瞩能力来看,管理者的领导力可分为四个等级。三流领导力表现为做事思路混乱;二流领导力表现为只懂就事论事,看不到长远目标和远景;一流领导力表现为能设立明确的长、短期目标,激发下属的干劲;超一流领导力表现为能构筑清晰的使命愿景,让团队始终充满奋斗激情。
四、有效行动与花费心力的比值
从一个角度来看,领导力可以用有效行动与花费心力的比值来衡量。简单地说,就是领导者让部属有效行动需要花费多少心力。花费的心力量越小,这个比值越大,领导力就越高。例如在一个项目中,如果领导者能够用较少的沟通成本、激励成本等,就让部属积极有效地开展工作,那么这个领导者的领导力相对就比较高。这体现了领导者在组织协调、任务分配、激励措施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五、影响力的大小
影响力是衡量领导力高低的另一个重要标准。所谓影响力是指领导者影响部属改变自我、遵照领导者意图、朝同一目标前进的能力。如果改造部属的难度越大,那么所需要的领导力就越强。领导头衔能买到的仅仅是一点点时间,在这个时间内,领导者有机会增加自己的影响力或者毁掉它。如果缺乏影响力,就永远无法领导别人。当人们愿意跟随领导者,哪怕只是出于好奇,都表明领导者已经具备一定的领导力。
六、激励能力的强弱
作为管理者,激励下属或者上司发挥绩效是基本责任。激励所起到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对于有能力的下属,管理者如何激励他们发挥出最大的潜力是一个难题。一个具有高领导力的管理者,能够根据不同下属的特点、需求和动机,采用合适的激励方式,如物质激励、精神激励、职业发展激励等,让下属积极投入到工作中,为实现团队目标而努力。
七、高瞻远瞩想问题的能力
领导者高瞻远瞩想问题的能力也是衡量领导力高低的维度之一。这涉及到领导者能否从宏观角度看待事物,把握事物发展的趋势。例如在企业中,领导者要考虑到行业的发展动态、市场的变化趋势等,从而制定出符合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如果领导者只关注眼前的利益,缺乏对未来的规划和预见,那么其领导力是有限的。
八、凝心聚力带队伍的能力
领导凝心聚力带队伍的能力在衡量领导力高低时也不可忽视。一个优秀的领导者能够把具有不同动机、不同能力、不同需求、不同理解力、不同个性的人团结在一起,朝着同一个方向、同一个目标前进。这需要领导者关注基层,因为基层是企业创效的主体、创新的源头、创造的前线、创业的根基,更是领导者科学决策的源头活水。领导者要在聚焦基层中抓住发展要害,让团队成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九、求真务实干事情的能力
求真务实干事情的能力是领导力高低的重要衡量标准。领导者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的指挥,而是要实实在在地去推动事情的发展。在面对各种任务和挑战时,领导者要能够脚踏实地地制定计划、组织实施、解决问题。如果领导者缺乏这种求真务实的能力,那么团队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领导力也无从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