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领导力与职位权力的本质区别
领导力和职位权力常常被人们混淆,但二者有着本质区别。职位权力是基于组织架构赋予的外在、强制性力量。在企业里,经理职位被赋予如工作安排、绩效评定等权力,这是组织为了确保管理有效性设定的,员工若不服从可能面临纪律处分。而领导力是内在、自愿性的力量,更多体现在领导者对他人的影响力上。正如约翰·麦克斯韦在《领导力21法则》中提到的,影响力是领导力的关键要素。有领导力的人能激发团队成员内心的积极性,使他们自愿追随。例如在创新型创业公司,创始人可能没有传统高职位权力,却凭借对未来愿景的清晰描绘和独特人格魅力,吸引志同道合的伙伴自愿追随,这就是领导力的体现。
二、职位权力拥有者不一定具备领导力
(一)来源不同。领导力源于个人自身特质和能力的积累,是在成长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而职位权力是组织或上级赋予的外在权力来源。比如新上任的领导者可能一开始拥有职位权力,但不一定有很强的领导力。
(二)影响方式不同。领导力更多是通过自身影响力引导他人,像领导者凭借远见卓识让团队成员自愿追随共同目标。职位权力往往通过命令、制度等强制手段管理下属。如军队中上级军官可凭借职位权力下达命令,士兵需服从,但这并不意味着军官就有很强领导力。
(三)稳定性不同。领导力一旦形成相对稳定,因为基于个人内在特质,即使领导者离开现有职位,领导力依然可能存在。而职位权力与职位紧密相连,职位变动时,职位权力就会相应变化,如部门主管被撤职后就不再拥有对该部门的职位权力。
三、职位权力与领导力的关系
(一)职位权力是领导力的基础。在很多情况下,职位权力为领导力的发挥提供了基础条件。法定性权力让领导者在组织中有合法管理地位,是开展领导工作的起点。例如学校校长凭借职位权力制定发展战略、教学计划等,没有职位权力很难有效推行教育理念和管理措施。奖赏性权力和强制性权力也有助于规范员工行为。
(二)领导力超越职位权力。仅仅依靠职位权力管理的领导者难以真正激发员工积极性和创造力。真正的领导力在没有职位权力时依然能影响他人。比如志愿者团队没有明确职位权力结构,但一些成员凭借热情、组织能力等成为核心人物发挥领导力作用。
(三)两者相互影响。一方面,有效的领导力可增强职位权力的合法性和权威性。如销售经理凭借卓越领导能力带领团队突破业绩,团队成员会更尊重其职位权力。另一方面,职位权力运用得当可为领导力发展提供更多资源和平台。
综上所述,领导力不是职位性权力,虽然二者存在一定联系,但有着诸多本质区别,在组织管理等方面各自有着不同的内涵和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