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领导力的本质
领导力(Leadership)这个概念在不同的情境下有着丰富的内涵。从企业经营的角度来看,长久以来它被解析为最高经营干部或最高经营者的角色。企业经营者的领导力体现为“提出目标,赋予影响力,以非强制性的方法实现目标”。在遇到危机局面时,人们渴望领导力,盼望有能解决危机、果断且强有力的人出现。然而,领导力并不仅仅局限于企业的高层。在现代社会,各级管理者都需要提升自己的领导力,这意味着他们要改变心态、行为模式和价值观,提升适应能力。
领导力这一词汇包含着价值观。评价企业管理者的领导力,要看这个人是否具有某种特定的价值能力。领导力有两种象征:一是“使一个社会群体(Community)跟随Leader(领导)提出的目标,行使影响力”,在这种情况下,领导者会使下属接受自己提出的目标并依靠自己面对问题,如果失败,责任由领导者包揽;二是“使一个社会群体自觉面对问题,行使Leader的影响力”,此时领导者动员下属自主自觉地面对问题,下属获得领导者的协助。这表明领导力不仅仅是关于目标的设定和达成,还涉及到如何引导群体对待问题的态度。
二、领导力与影响力的关系
领导力的本质就是影响力。从影响力提升的角度来说,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权力产生影响力,其中包括信息、关照、奖赏权、强制权等;另一种是非权力影响力,包括互惠、一致、认同、喜好等。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Henry Kissenger)博士认为领导力是“让人们从现在的地方高兴地去还没有去过的地方”,这一观点体现了领导力是一种通过影响力引导人们行动的能力。
在管理工作中,领导力是让否定、拒绝、抵抗、放弃变成认同、接纳、支持、执行的过程。它是通过领导魅力,突破管理瓶颈,改善管理氛围,培养让别人说“是”的能力。真正的领导力更多地体现在非权力影响力方面,这是一种更为深层次的、基于领导者个人品质、个性素质、思维方式、实践经验以及领导方法为人处世等一系列行为特征的总和。
三、领导力概念的正确理解
很多人存在一种误解,认为“领导”一词作为名词,就是指政府官员或者组织中层级居上者,“领导力”也只能在这些所谓的“领导”身上体现。实际上,真正意义上的“领导”(to Lead)指的是领导行为、领导作用,而非具体的角色,更不局限于一种层级的关系。“Leadership”这个抽象的概念不光是说技能技巧,更是相当强调品性价值观的内涵,在精神层面的影响与带领,能够促使众人挑战现状、推动变革。
同时,不能将“领导力(Leadership)”与“领导(Leader)”混为一谈。领导力是一种能力,而领导则是一个位置。例如在学校中,一个学生即使在校内或校外担任了某个职务、挂了某个头衔,也并不意味着就具有领导力。
四、领导力在不同领域的体现
在军事领域,如澳军的指挥、领导力与管理体系中,领导力有着明确的定位。与指挥(Command)相关的是法律授权(Legal Authority),而领导力(Leadership)涉及道德权限,影响和动机(Moral Authority, Influence and Motivation)以及人员(People)方面。这表明在军事指挥中,领导力不仅仅是下达命令,还涉及到在道德层面的影响力,对人员的激励和引导等多方面的能力。
在学生群体中也存在领导力,即学生领导力(student leadership)。这说明领导力的概念是广泛的,不局限于特定的年龄、职业或组织层级。无论是在企业管理、军事指挥还是学生组织等不同的领域,领导力都有着独特的内涵和重要的意义,它是一种能够促使群体达成共同目标、推动进步的关键能力。
五、领导力相关的词汇及多种表达
“leadership”作为一个基础词汇,有着众多的同义词,如“control”“direction”“management”“power”“influence”“administration”“authority”“initiative”“command”等。同时,它也有许多相关的短语表达,如“follow the leadership of”(听从...的领导)、“take the leadership of”(带领领导)、“take over the leadership”(接管领导权)、“market leadership”(市场领导;市场主导)、“ethical leadership”(道德领导)等。这些词汇和短语从不同侧面反映了领导力在各个方面的含义和作用,进一步丰富了我们对领导力概念的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