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管理与领导力的范畴中,倾听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技能。《可复制的领导力》九堂课之第七课着重强调了“学会倾听,创建良性的交流通道”这一主题,这一课为领导者提升领导力提供了关键的思路与方法。
一、倾听在领导力中的基础地位
1. 建立员工情感账户
在现代企业里,善于倾听是员工非常看重的管理者品质。正如“兼听则明”所说,一个良好的倾听者式的管理者,就像是团队成员的福祉。当管理者善于倾听时,员工会更愿意倾诉,这不仅能大幅提升谈话效率,而且对团队整体的管理工作顺利开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管理者通过认真倾听,与员工建立起情感账户,这样在任何时候与员工的沟通都会顺畅无阻。例如,历史上刘邦把一手烂牌打好,关键就在于他“善听”,能够听取他人的建议;而项羽手握好牌却打烂,其执拗不听劝是核心原因。这一正一反的例子充分显示出管理者善于倾听与否对事业发展有着截然不同的影响。
2. 倾听助力管理工作
善于倾听是优秀管理者的必备素质。管理者如果能够成为良好的倾听者,就如同打开了员工心扉的钥匙,员工会因为管理者的倾听态度而更积极地参与到团队事务中,这有助于管理者深入了解员工的想法、需求以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从而能够更精准地做出决策、安排工作任务等管理工作。
二、倾听的要点及挑战
1. 吸收对方信息的重要性
在沟通学里存在这样一个现象:两人谈话时,先说话的那个人会在谈话前5秒开始构思自己要说的话;开始谈话之后,倾听者往往很快就开始思考对方下一句要说什么,在5秒之后,倾听者实际上大多在构思自己的话语,对方的话很多都被忽略了。即使是善于沟通的人,也只是将这个时间延长到30秒而已。这表明认真倾听并吸收对方的信息是一件相当不容易的事情。但作为管理者,必须要克服这一难点,因为只有真正吸收了员工传达的信息,才能做出准确的回应和有效的管理决策。
2. 克服倾听中的挑战
为了提升倾听能力,我们可以借助标准化的工具。倾听分三个步骤,首先是深呼吸,其目的在于稳定情绪,集中注意力在对方说话这件事上,让自己的心沉静下来,专注于当前的事实而非情绪。就像樊登老师讲《西游记》的故事一样,我们不能只看到表面现象,而要深入理解事物的本质意义,在倾听时也是如此,要排除杂念,专注于对方传递的信息。
三、倾听的具体方法与实践
1. 倾听的公式
倾听的公式为深呼吸(用心听)+提问+复述,也就是听、解析、回应。深呼吸是为了更好地用心去听,提问是为了深入了解对方话语中的含义和背后的信息,复述则是对所听到内容的一种确认和反馈。例如马斯克,他在倾听后能够立即执行相关的建议或者决策,这表明他在倾听过程中很好地运用了这一公式,不仅听进去了,而且能够迅速做出反应。
2. 避免选择性倾听
管理者在倾听时不能选择性倾听,要全面吸收对方的信息。同时还要注意“沟通漏斗”效应,避免信息在传递和接收过程中的大量流失。此外,还有“7YES成交流”这一概念也值得关注,它有助于在倾听与交流过程中达成有效的沟通结果。
四、倾听中的肢体语言与情绪处理
1. 肢体语言的重要性
肢体动作比语言更能传达真实信息,它传达了70%的真实信息,所以管理者在倾听过程中要重视对肢体语言的观察,通过“观其行而知其心”来更好地理解员工的真实想法和情绪状态。
2. 用认同化解失控情绪
当员工出现失控情绪时,管理者要先认同情绪,再谈观点,寻求共情。就像《陈情令》运用共情原理一样,管理者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更好地处理员工的情绪问题,从而维护良好的团队氛围,确保沟通和管理工作能够继续顺利进行。
在可复制的领导力体系中,学会倾听这一课为领导者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用的操作方法。领导者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这些倾听的要点和方法,能够提升自己的领导力,创建良性的交流通道,进而提升团队的整体绩效和凝聚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