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师领导力的内涵与来源
教师领导力有着丰富的内涵且来源多样。从内涵上讲,它是一种综合性的影响力。教师在日常教学和与学生的相处中,会不自觉地释放影响力,这种影响力就体现着教师领导力。
从来源看,一方面它来源于特定的职业要求。教育是国家发展的根本,而教师是教育的根本。就像李开复所说,一个人的成功和成就大小取决于影响力,教师走进教室站在讲台上面对学生时,就成为了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他人。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会学生做人、学习和创新发展,在人生道路上引领学生前行。例如,在绥中县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新教师培训学习中,高校长在讲话里提到的新形势下教育行业对新教师的新要求,就体现了对教师这种引领角色的期望。
另一方面,教师领导力来源于精深的专业素养。教师的基本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这要求教师的专业基本功扎实。教师要了解本学科的历史,关注学科前沿成果,将教学置于广阔的时空和深厚的学术背景下。只有这样,才能站在更高的立足点引导学生,像在培训中高文博校长将自己多年的经验融入到《教师专业工作感想体会》一课,展示了深厚的专业素养带来的领导力。
二、国外教师领导力研究阶段中的体现事例
国外教师领导力研究经历了多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相关体现事例。
在第一阶段,教师领导力体现为承担领导角色。例如教研组长、班主任等角色。教研组长要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活动,制定教学计划等,这就需要发挥领导能力。班主任则要管理班级事务,引导班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向。
在第二阶段,关注教师参与课程领导。比如教师在团队管理、课程设置和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发挥领导功能。教师可能会参与到课程改革中,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时代的发展调整课程内容,像有的学校教师团队共同研究新的课程体系,其中的骨干教师就发挥着领导作用,带领其他教师探索合适的课程设置。
第三阶段,教师的参与精神与合作精神被视为重塑学校组织文化的核心。教师们积极参与学校事务的决策,合作开展各类教育活动。例如,学校组织的文化节活动,教师们共同出谋划策,参与到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实施中,在这个过程中具有较强领导力的教师会协调各方资源,带动其他教师共同完成任务。
在第四个阶段,教师对班级课堂教学的自主领导成为特质之一。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自主决定教学方法、教学节奏等。例如,有的教师采用创新的项目式教学法,在自己的课堂上引导学生通过项目探究学习知识,这种自主领导课堂教学的方式体现了教师领导力。
三、校长的教师领导力体现事例
校长在学校管理中也体现着教师领导力。
以加拿大滑铁卢天主公立教育局为例,国际交流处处长丹·维特提到校长要赋能教师。校长给教师提供资源,让教师有机会创新和探索未知领域。比如,校长为教师提供参加学术研讨会的机会,让教师能够接触到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教师将这些带回学校应用到教学中,提高教学成果,进而影响学生成绩。
加拿大滑铁卢天主公立教育局的校长卡拉·桑托梅罗,在与家长、老师等多方配合方面体现领导力。校长设立学校清晰的目标,根据社区文化微调愿景。例如,根据社区重视艺术文化的特点,在学校增加艺术课程和活动。校长还为教师规划职业生涯,让教师看到自己的职业高光时刻,认可教师的特长和需求,提供职业发展机会。如为擅长科学教学的教师提供参加科学教育研究项目的机会,建立兼容并包的文化氛围,提高教师工作满意度,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
意大利金德学校校长里维欧·马瑞安迪,在营造积极的学校文化方面发挥领导作用。校长确保学校有包容性、多样性的良好校风和文化,让学生和教师有归属感。例如,组织多元文化交流活动,让来自不同背景的学生和教师相互了解、融合,在这样的环境里,教师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学生也能更安心地学习。
四、国内学者对教师领导力定义下的体现事例
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教师领导力进行了定义,在这些定义下也有相应的体现事例。
从能力说的角度,即认为教师领导力本质上是一种影响能力。例如,在一个班级里,有一位教师以自己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渊博的知识影响着学生。他在课堂上不仅仅传授知识,还分享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感悟,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他的这种积极影响力使得学生们更加热爱学习,对未来充满信心,这就是教师领导力作为一种影响能力的体现。
从行为说的角度,虽然国外在概念界定中未严格区分,但在实际中也有体现。比如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行为。有的教师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行为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小组的组建、任务的分配、讨论的方向等,这种教学行为体现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领导力,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总之,教师领导力在不同的定义、不同的角色和不同的教育场景中都有着丰富的体现事例,这些事例都表明教师领导力对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和学校教育的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