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际民调中的领导力口碑
在国际社会中,不同国家的领导力口碑在民调中有不同的呈现。例如德国,根据盖洛普的民调,连续三年蝉联全球领导力第一。在2019年,德国获得的全球认可度为44%。德国总理默克尔被视为欧洲和国际社会在不确定时期最可靠的领导人之一,她的领导风格和决策能力得到了国际社会广泛的认可。
而美国的情况则大不相同。美国盖洛普公司网站发布的年度调查报告标题为“美国的领导力在世界继续不受欢迎”。在2019年,美国认可度为33%,仅比中国高一个百分点,比俄罗斯高3%。并且美国在欧洲的传统盟友对其领导地位的支持率极低,像在德国,78%的人不赞同美国表现,仅有12%的人赞赏华盛顿的领导;在英国,不赞同与赞同的比例为65%:25%;法国的数据也类似。而且这一民调还是在新冠疫情之前进行的,如今美国政府抗疫不力,成为世界新冠疫情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其民意认可度想必会更低。在全球领导力认可度方面,美国与中国、俄罗斯相差无几,三者竞相争取第二的位置。
二、对国外领导力口碑民调的思考
一些国际排名往往会存在争议。很多所谓的国际排名可能会带有偏见,也就是所谓的“有色眼镜”。当分析这些排名的时候,难免会引发很多歧义与讨论。毕竟每个国家的人都会努力维护自己国家的尊严,这是很正常的现象。然而,这些民调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际社会对各国领导力的大致看法。从盖洛普的民调中可以看出,民众对一个国家领导力的评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者的可靠性。在全球动荡的背景下,这一因素显得尤为重要。
三、国外不同领域中的领导力口碑
(一)教育领域
在国外,以美国和加拿大为例,“教师领导力”成为中小学学校领导问题研究的热点。尽管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统一的概念,但影响教师领导力的因素以及教师领导力在学校管理实践中的意义已经被广泛关注。传统上中小学校长在学校责任“无边界”,校长独揽领导力大权,这使得学校组织缺乏内部变革活力。而“教师领导力”概念的兴起,是希望能改善学校管理、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改进学生学习和生活方式、促进学校发展。在美国,这一概念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学校教育改革,是在对教师专业化发展争论的背景下产生的。
(二)文化背景影响下的领导力口碑
1. 个人主义文化影响
在很多西方文化中,个人主义盛行。在这种文化背景下的外国人在评价领导力强时,往往会强调个人的成就、独立和自主。例如在企业管理中,外国管理者可能会以自己独立决策的能力来体现领导力,如在面对市场变化时,凭借自己对自身知识、经验和直觉的信任果断决定公司业务转型。
2. 竞争文化推动
国外很多社会环境充满竞争。从学校教育开始,学生就被鼓励竞争。这种竞争文化使得外国人在评价领导力时,竞争意识会融入其中。比如在体育赛事组织方面,外国领导者可能会认为自己能带领团队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是领导力强的表现,他们可以通过制定有竞争力的训练计划,激发团队成员斗志,让成员发挥潜力取得胜利。
四、外国人眼中领导力强的具体表现
(一)目标设定与任务分配
在外国人眼中,领导力强的一个重要表现是能够合理地设定目标和分配任务。一个优秀的领导者要能够根据团队的整体能力、资源状况以及所处的环境等因素,制定出清晰、可行且具有挑战性的目标。并且能够根据团队成员的不同特点和能力,将任务合理分配下去,确保每个成员都清楚自己的任务和职责,从而使团队高效运作。
(二)团队激励与协调
领导力强还体现在能够激励团队成员和协调团队关系上。领导者要懂得如何激发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让成员们自愿为实现团队目标而努力。同时,在团队成员之间出现矛盾或者协作不畅时,领导者能够及时进行协调,解决问题,保持团队的和谐稳定,使团队整体朝着目标前进。
国外领导力的口碑是一个复杂的多维度的概念,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并且在不同的领域和文化背景下有着不同的表现和评价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