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领导魄力与角色定位
在衡量领导力高低时,领导魄力是一个重要的起始考量因素。真正的领导力不是靠摆架子或者八面玲珑来体现的。在一个群体中,领导者要明确将自己置于领导者的角色,规范群体的行为并引领目标的实现。这就好比在事业的旅程中,如果将一群人所在的组织比作一辆车,领导者应是驾驶员而非乘客。乘客可以自在地聊天、喝水、吃零食,但驾驶员必须专注于驾驶,承担起引领方向的重任。能够展现出这种领导魄力的人往往更受人信赖,容易赢得他人的追随。这是领导者在群体中树立影响力的第一步,也是衡量领导力高低的基础维度。
二、人才选拔与运用能力
卓越的领导者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一位心理学家。首先,他们对自己要构建的团队类型、需要搭配的人才有清晰的预设。在选拔人才方面,领导者面临着诸多难点。人是复杂且动态变化的,并且不存在十全十美的人。这就要求领导者对人才保持敏锐的洞察力,熟练运用选人技术。他们需要通过不断地观察和总结,提炼出什么样的人能在组织中生存并取得成功,进而建立起自己的看人标准,收集和积累有关人才表现的资料,运用有效的选拔流程准确洞察候选人的特点。同时,领导者还要权衡利弊,着眼于未来对人才进行评估和运用,必要时要敢于冒险做决定,因为人才的选拔和运用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团队的发展和目标的达成,是衡量领导力高低的关键要素之一。
三、激发忠诚与信任的能力
人才短缺以及人才因上司而非公司离职是许多组织面临的痛点。领导者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留住人才,然而这并非易事。几乎所有员工都自认为能力超群,这就需要领导者具备激发员工忠诚与信任的能力。领导者要让员工感受到自己在组织中的价值,并且相信在领导者的带领下能够实现自身的职业目标。如果领导者无法做到这一点,人才流失将不可避免,这也反映出领导力的欠缺。
四、授权能力
授权能力是领导力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很多人主观上有授权的意愿却无法做到,根本原因是没有理解授权的本质。如果在职责范围内已经拥有的权力不需要再次授权,授权是因为有特定的任务需要完成。所以,授权的前提是有特定的责任需要承担,从更大意义上讲,授权是用来锻炼下属的。若授权不是权责同时下放,就会导致权力泛滥和失控。目标确定的权力不应被授权,因为保留确定目标的权力就等于保留了责任界定的权力,这才能确保授权的有效性。
五、激励能力
激励能力也是衡量领导力的重要方面。作为管理者,激励下属或上司发挥绩效是基本责任。激励发挥作用需要一些基本条件,但这些条件常被忽视,包括重要性、可见度、公平感。无论采用何种激励措施和技巧,若这些措施对被激励者不具有重要性,无论付出多大努力都难以达到激励效果。可见度能强化激励效果,激励需要在公平合理的环境下实施。例如奥运会的奖牌,因世人瞩目而具有最强的可见度,与国旗、国歌同时出现而呈现重要性,且是通过公认的比赛规则在运动场上竞争出来的,这体现了激励措施在具备这些条件时的有效性。
六、有效行动与耗费心力的比值
从一个角度来看,领导力可以用有效行动与耗费心力的比值来衡量。简单而言,就是领导者让部属有效行动需要耗费多少心力。耗费心力越小,这个比值越大,领导力就越高。这反映出领导者在组织协调、任务分配、资源利用等方面的能力。如果领导者能够以较少的心力投入促使部属高效地完成任务,说明其具备较高的领导力。
七、影响力的大小
影响力是指领导者影响部属改变自我、遵循领导者意图、朝同一目标前进的能力。在面对改造难度较大的部属时,需要更强的领导力。这意味着领导者不仅要自身具备能力,还要能够将这种能力转化为对部属的影响力,使部属愿意朝着组织目标努力。领导力不仅仅是个人的能力,还与组织的系统能力紧密相连。
八、高瞻远瞩想问题的能力
高瞻远瞩想问题的能力是衡量领导力高低的一个维度。领导者要站得高、看得远,能够从宏观角度思考问题。例如毛泽东提出的“农村包围城市”战略,他站在井冈山却能看到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将共产党当时的核心任务凝缩成“打土豪分田地”,让广大农民能够理解并积极响应。从管理者的领导力等级来看,三流领导力表现为做事思路混乱;二流领导力表现为只懂就事论事,无法看到长远目标和远景;一流领导力表现为能设立明确的长、短期目标,可以激发下属的干劲;超一流领导力表现为能构筑清晰的使命愿景,让团队始终充满奋斗激情。
九、凝心聚力带队伍的能力
领导者还要具备凝心聚力带队伍的能力。基层是企业创效、创新、创造、创业的根基,也是领导者科学决策的源头活水。领导者要能够在聚焦基层中抓住发展要害,像克劳塞维茨所说,在战争最焦灼的时候,将领要用自己发出的微光带领队伍前进。领导者要让团队成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执行力,这也是衡量领导力高低的重要标准。
十、求真务实干事情的能力
求真务实干事情的能力同样不可忽视。领导者在组织中要实实在在地做事,在决策、执行等环节都要务实。无论是制定战略还是日常管理,都要基于实际情况,而不是搞形式主义或者仅凭个人意志行事。
十一、领导素质的综合考量
领导素质涵盖沟通能力、决策能力、人际关系能力、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这些素质相互影响,对领导力的发挥有着很大的影响。优秀的领导者必须掌握这些素质,并不断提升自己。例如在沟通能力方面,领导者要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确保信息在团队中的有效传递;在决策能力方面,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准确合理的决策,充分听取下属意见做到民主决策;在人际关系能力方面,要处理好与上级、下属、同事等各方面的关系;在创新能力方面,要不断推动团队在理念、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创新。
十二、团队效率与领导者的关系
团队效率是衡量领导力的指标之一。领导者要能够组建高效的团队,激发团队成员的潜力,明确团队目标,合理安排任务,清晰分配工作,并不断追踪进展情况。一个高效的团队能够快速实现目标,这背后离不开领导者的有效管理和引导。如果团队效率低下,往往反映出领导者在组织管理方面存在不足,领导力有待提高。
十三、团队士气的带动能力
团队士气直接关系到团队的凝聚力和积极性,是评估领导力的重要指标。优秀的领导者懂得如何管理员工的情绪和感受,在员工遇到困难时给予支持和帮助。通过透明的沟通和包容的态度,让员工有安全感,从而提升团队士气。如果团队士气低落,可能是领导者在管理方式、沟通态度等方面存在问题,这也说明其领导力存在提升的空间。
十四、领导者自身的绩效
领导者必须对自己的行为和结果负责,领导者的绩效也是衡量领导力的一个指标。领导者的决策、管理等行为最终要体现在组织的成果上,如果领导者不能实现预期的绩效目标,无论是业务增长、团队发展还是其他方面,都表明其领导力在某些方面存在缺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