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曾仕强领导力理念的文化根基
曾仕强的领导力理念深深扎根于中国文化土壤之中。与西方源于希腊的以个人为主、充满竞争心态的文化不同,中国古老的农业社会孕育出独特的管理文化。例如在古代农业灌溉系统的管理中,大家必须和睦相处,共同用心,不能有歪心思。这种文化传统反映在领导力上,强调领导者要注重团队的和谐共处,而非单纯的个人英雄主义。
从他对中美日领导文化差异的分析也能看出这种文化根基的影响。美国式的英雄文化下,领导者靠成为大家崇拜的对象来获得爱戴,但这种关系容易引发过度竞争,导致领导者忙于作秀而难以安心工作。日本的大和文化也有其独特性。而曾仕强所阐述的领导力更多体现中国文化下的管理理念,注重整体概念、理念导向,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集体主义、和谐共生理念的传承。
二、领导者的自身素养要求
- 清醒的头脑
- 领导者必须头脑清醒,才能在现代环境中找到合适的管理之道。如果头脑不清楚,即便有明确具体的管理制度和方法,也会被用得凌乱模糊;而头脑清楚时,哪怕是看似空洞的管理“大道”,也能看透并形成系统。例如在企业管理中,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和内部管理事务,领导者只有保持清醒,才能准确判断形势,做出正确决策。
- 自我归零的状态
- 领导者最好能时刻保持自我归零的状态,站在从头出发的起点上。只有先把自己放空,才能听进去别人正确的意见并付诸实践。这就好比一个装满水的杯子难以再装入新的东西,领导者如果自满,就无法吸收新的知识和建议,不利于团队的持续发展。
- 把握事情根本的能力
- 领导者要能在三五分钟内把事情说清楚,如果做不到,就表明对事情的根本没有充分掌握,只是在细枝末节上兜圈子。在企业决策会议中,领导者如果能够简洁明了地阐述问题和解决方案,不仅能体现其对事情的深入理解,也能提高决策效率,让团队成员迅速明确方向。
三、领导决策与行动的要点
- 决策前广泛搜集意见
- 领导者在作出决策之前,一定要广泛地搜集意见。这是因为一个人的见识和经验总是有限的,广泛搜集意见可以汇集更多的智慧和信息。例如在企业研发新产品时,领导者要听取研发人员、市场人员、客户等多方面的意见,这样才能制定出更符合市场需求和企业实际的研发策略。
- 决策后坚决执行
- 一旦决策既定,领导者就要果断坚决,勇往直前。虽然可以边做边调整,但不能犹豫不决。比如企业决定开拓新的市场领域,领导者就要坚定地调配资源,组织团队去执行计划,不能因为途中遇到一些小困难就轻易改变决策,否则会让团队成员无所适从,也会浪费企业的资源。
四、领导中的管理导向与关系处理
- 理念导向
- 领导者要以理念导向来统合各种导向。理念导向是以管理大道来引领管理,它是全面的、整合的、不可分割的。例如企业以“创新、共赢”为理念导向,那么在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产品研发等各个方面都要围绕这个理念来开展工作,使企业的各个环节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 上司与中层的角色定位
- 在管理中存在“上司做好人,自己做坏人”的法则。中层要承担起做“坏人”的角色,来维护企业的基本秩序和效率。比如在员工请假和奖金扣罚的案例中,中层按照规定扣罚员工奖金,而高层则可以在事后嘉奖员工并慰问其父母,这样既维护了制度的权威性,又体现了企业的人性化管理。
- 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 领导与被领导之间是复杂的互动关系。一方面,领导者要懂得被领导的感受,一个人如果不能成为一个好的被领导者,也难以成为一个好的领导者。另一方面,领导者的最终目标是赢得人心,这需要领导者具有深刻的洞察力,能够理解和满足团队成员的需求和期望。例如,领导者要了解员工对职业发展的期望、对工作环境的要求等,从而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五、无为而治的领导境界
- 无为的内涵
- 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不要管他”,但又“却要理他”。中国人普遍讨厌被管,如果领导者存有管人的心态,被领导者便会存心气他。领导者要从“管人”的消极约束转变为“理人”的积极领导,再进一步用“安人”来激起大家的自动自发。例如在团队管理中,领导者不要对员工的工作过程进行过多的干涉,而是要关注员工的需求,为员工提供支持和引导,让员工能够自动自发地工作。
- 无为而无不为的实现
- 真正的无为是通过建立良好的系统和环境,让团队成员能够自主发挥,自动自发地完成任务。领导者由有为到无为,必须经过一段得人心的历程,当向心力和信心增强,员工自动自发时,便能够实现无为而治。例如,领导者可以通过建立公平合理的激励机制、营造积极向上的团队文化等方式,让员工在制度允许的范围内发挥自动自发的精神,各自完成分内的工作,达到领导无为而下属大有为的效果。
六、领导的多向关系处理与目标达成
- 向上开花
- 领导者需要向上获得上级的认可和支持,这意味着要展现出卓越的能力和贡献。在企业中,部门领导者要向上级领导汇报工作成果,争取更多的资源和支持,就需要在工作业绩、团队管理等方面表现出色。
- 向下扎根
- 领导者要赢得下属的信任和忠诚,这需要关心下属的成长和发展,满足下属的合理需求。例如为下属提供培训机会、合理的薪酬待遇和良好的工作环境等,让下属感受到领导者的重视和关怀,从而愿意追随领导者,为团队的目标努力工作。
- 创建和谐团队环境
- 和谐的团队环境是高效领导的基础。和谐不仅是愉快的氛围,还能提高团队的效率和创造力。领导者需要创造一个开放和支持的环境,鼓励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例如组织团队建设活动、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等,让团队成员之间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共同为实现团队目标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