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化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的河北省重点职业学校,始建于1993年。该校于2003年成功申报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并通过国家教育部初评。学校面向唐山市县、区招生,为学生提供中专学历教育,毕业后国家承认学历,并可安排就业或升学。学校以"德以修身、技以立业"为校训,致力于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技术人才。
学校拥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包括教学楼、办公楼、综合楼、图书馆、实验楼、计算机房、大小礼堂、阶梯教室、宿舍楼等。学校配备了较为先进的实验设施,拥有多个高配置微机室、机电、汽修、影视制作、建筑工程、动物医学、多媒体教学实验室等。学校还拥有丰富的图书资源,校园环境幽雅,是青年学子深造的理想场所。
目前,学校开设了15个中专层次专业,包括计算机应用与管理、服装设计与制作、机电一体化、电工电子技术等。学校与多所高校联合开办大专、本科函授教育,形成了中、高等教育的梯次衔接。学校还面向社会提供继续教育,开展各类培训项目,年培训人数达5000余人。
遵化市职教中心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包括专职教师193人以及一批"双师型"市级优秀骨干教师。学校注重加强教师培训,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形成了专兼结合、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学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初、中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强化教学实践环节,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过去的十年中,学校已培养出了近8000名掌握各种专业技术的毕业生,他们遍布在唐山市的各行各业,其中许多人已成为本行业、本单位的业务骨干和中初级管理人员。学校承诺对合格毕业生100%推荐就业,并已经成功推荐1800多名毕业生就业。
在初始阶段(1949年-1958年),遵化县的广播事业开始起步。新中国成立后,省于1949年拨给遵化第一台收音机,并开始培训收音员。随后,县人民广播站开始筹建,并于1958年建成试播。在县人民广播站筹建阶段,经历了多个任期的站长领导,包括赵继峰、梁有达、袁立成、高文章和郭玉禄等。
随着设备的不断更新和扩大机数量的增加,县站和公社放大站逐渐建立起来。县站的播音时间和节目内容也不断增加。在困难时期,公社放大站逐渐瘫痪解体。随着时代的变迁,县站经历了多次人员调整和设备更新。服务部也逐渐建立起来,提供广播器材和器件的经营和维修服务。
到文革前,县站开始生产广播器材如矿石收音机和扩大机等。随着电视的出现和发展,服务部的经营范围也逐渐扩大至家用电器等。在服务部的帮助下,单位和个人陆续购买电视和其他设备。此后公社放大站陆续恢复播音并逐步发展。整体上,广播站在服务当地群众、推动信息传播和文化娱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区域范围内的广播中心之一为当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服务为有志青年提供了学习专业技术掌握就业本领的理想场所。该校愿意与社会各界广泛交流合作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以满足社会的不断需求并为当地的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结束)
一、遵化市广播电视发展概述
遵化市广播电视事业自1992年起蓬勃发展,经过多次申请和批准,逐步建立起调频广播电台、有线电视台等。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网络的普及,广播电视覆盖面逐渐扩大,为市民提供了丰富的视听体验。
二、早期建设与发展(1992-1998)
1992年,遵化市开始筹建人民广播电台(调频),经过多次补充报告和批准,于1993年正式成立。随后,有线电视管理实施办法出台,对全市有线电视进行了规范管理。同年,遵化市广播电视局荣获多项荣誉。
三、机构调整与业务拓展(1995-2000)
1995年,遵化市有线电视台正式设立,并开始筹建人民广播电台。《遵化新闻》开始每日播出。随着机构调整,人事改革也逐步推进,设立了多个部门,如新闻中心、广播专题部等。全市实现了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广播和电视覆盖率逐年提高。
四、技术升级与数字化发展(2000-2003)
进入新世纪后,遵化市广播电视事业继续发展。购置了数字非线性编辑机、数字摄像机等设备,实现了采编、制作、播出的数字化。全市有越来越多的乡镇实现了光纤联网。遵化市广播电视局还获得了多项荣誉和奖项。
五、领导班子更迭与事业发展(2003-至今)
纪检组长韩明自2004年1月至2010年8月间担任要职,而总工程师盛兴中则在2006年9月至2010年8月间负责相关工作。
在2003年的“非典”疫情中,优秀员孙朝辉的事迹得到了广泛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央视、央广、新华社、河北日报等国家级和地方媒体都对他们的事迹进行了详细报道,进一步树立了遵化人民的光辉形象。
在2003年5月1日,遵化市实现了全市25个乡镇146个村的光纤联网,全市有线电视用户数量达到了32000户。随后在2004年,《遵化报》因原市委宣传部的调整而撤销,其报社工作人员6人转归广播电视局。
在2004年的一系列重要事件中,包括春节联欢晚会的直播、电视信号传输的微波并网以及光纤网的接入等。同年,还增加了两台发射机并安装了备机。在2004年初,新广电中心大楼的筹建工作开始,并在市发展计划局的批复下进行了具体建设工作。
到了2005年,遵化市废除了原有城区有线广播,新安装了城区无线广播,并正式开通了广播电台。同年,对全市有线电视用户实施了加解扰措施,进一步加强了有线电视的安全传输。还成立了《遵广传媒》科室并发行了《遵广传媒》报纸。
在2006年和2007年,广电中心大楼进行了整体内部装修并正式投入使用。遵化电视台在全省广播电视县级台际安全优质播出竞赛评比中获得了优秀奖。从2007年开始,新建小区开始实行数字电视整体平移政策。
进入2008年,遵化市的春节联欢晚会继续在广播电视局综艺演播大厅进行现场直播。国家广电总局的领导也来到遵化市进行参观考察。在年底,全市的有线电视用户已经突破了10万户。
在随后的几年里,遵化市不断推进数字电视整转工作,并在2010年实现了城区数字电视全覆盖。广电网络也开始提供有线电视网络宽带上网业务和数字宽带业务。在机构改革后,原广播电视局的部分职责划入新组建的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同时成立遵化市广播电视台。
新的领导班子在2011年开始工作,进行了台内机构和频道的改革,重新设置了科室并进行了竞聘上岗。增开了多个自办栏目,全面丰富了节目内容。从2011年1月起,《政法时空》等自办栏目陆续开播,为市民提供了更多元化的视听选择。
XXXX年XX月XX日,在全体员工大会上,我们对上一年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同时对广播电视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进行了深入分析,并详细安排部署了本年的重点工作。
XXXX年XX月XX日,由于工作需要,盛兴中先生被任命为广电网络公司的副经理,并辞去了广播电视台总工程师的职务。
XXXX年XX月XX日,遵化广播电视台全体员工自编自导自演了《唱支山歌给党听》这一庆祝七一文艺演出活动。此次活动得到了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梁辉、农工委书记朱文军等领导的支持与出席。
XXXX年XX月XX日,经过长达三个多月的精心筹备和策划设计,遵化广播电视台的官方网站正式上线运行。用户可以随时浏览到遵化广播电视台的新闻、资讯、文娱等丰富多彩的图文及视频信息。
遵化广电网作为遵化广播电视台除广播、电视、报纸之外的重要宣传平台,也已成为我市最大的官方门户网站和信息发布平台。它的开通运营实现了网络上的内容同步与传播,观众不仅可以通过网站查看《遵化周报》及所有的广播和电视节目内容,未来还将实现广播电视节目的网上同步直播功能。
该网站共设有单位概况、新闻遵化、广播电台、电视台、自办栏目、遵化周报等根栏目达11个,包含50多个子栏目。涵盖了遵化广播电视台的历史发展历程、最新时事动态新闻资讯、历年来电视台各类节目的视频资料、播音员主持人的详细信息以及遵化的旅游、人文、文化、艺术等相关内容,信息量大且视觉性强。
二、在XXXX年XX月XX日之后,韩布晖先生被任命为遵化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及广播电视台台长。他凭借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为遵化广播电视台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