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企业规章制度纷繁复杂,按其功能和性质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别。
基本制度。这是企业方向性的根本性制度,如经理负责制、企业党组织的工作制度以及职工代表大会民主管理制度等。
工作制度。主要涉及经营、技术、管理等方面,包括企业经营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计划管理制度等。具体而言,经营决策制度涵盖了重大决策问题的工作方法、程序、职权的规定;合同管理制度涵盖了工程承包、合同签订、履行、解除等方面的规定;计划管理制度涉及企业中长期计划、年季计划的编制、实施、检查评价等工作。还包括预结算制度、施工管理制度、技术管理制度等。
第三,责任制。这是根据社会化大生产分工协作要求而制定的制度,规定企业内部各级组织、各类人员在本职上应承担的任务和责任,包括岗位责任制、管理业务责任制、交接班责任制等。
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在一定时期内反映了企业工程建设的费用水平,是多种因素结合的产物。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施工企业需要转变观念,增强市场竞争意识,并加强施工过程中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为实现这一目标,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增强市场竞争意识。只有改变传统的生产型经营战略,实现由粗放型管理向集约型管理的转变,才是施工企业的出路。企业需要领导重视并落实到全体员工行动上,树立紧迫感和危机感,合理配置各项资源,将控制成本、降低造价、获取最大经济效益作为管理的最终目标。
二、挖掘内部潜力、降低施工成本。具体措施包括实行项目承包责任制、强化施工现场管理,优化施工组织设计,编好施工总进度和施工作业计划,以及应用新技术和新材料等。通过合理组织施工队伍,科学安排施工工序,加强工程进度管理,可以达到节省人力、物耗、降低成本的目标。
施工企业还需要关注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质量计划和质量记录等。施工企业应关注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如招投标制度、市场行情、自身实力等,以谋求企业的生存、发展和壮大。
建筑施工企业规章制度的完善和执行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施工过程中,如果能够根据工程实际情况与业主和设计单位充分协商并征得他们的同意,采用一些新的施工技术和材料,往往能够降低工程造价,同时满足甚至超越建设设计和用户使用的需求。例如在我们公司在田湾核电站的施工中,面对业主提前的工期要求,我们采用了大模板施工工艺替代了原有的钢模板施工。虽然初期投入较大,但大模板具有面积大、周转快、机械化程度高以及混凝土表面光滑等优点,减少了二次粉刷的工作,从而加快了施工进度,节约了近20万元的资金,不仅为企业带来了经济效益,而且施工质量也得到了业主和监理的高度评价。
接下来,我们需要加强对工程量和材料量价的控制。
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控制工程量。我们需要加强对大型土石方工程的管理,严格控制土石方的开挖量,合理平衡全厂的土石方工程量,减少运输距离,并杜绝返工现象的发生。
要加强材料和设备的采购管理。我们需要制定详细的采购计划,对材料用量、品种、规格及质保等级进行精确计算和分析。指定专人负责材料采购工作,全面了解市场价格和材料质量情况。对于采购量较大的材料,我们可以采用招标制度,货比三家,从而切实控制材料价格。我们还要健全材料和设备的管理及使用制度。对于采购回来的材料,需要有专人进行验收和点数,并建立台帐进行入库保管。
我们还需要加强对材料消耗量的管理。在内部承包时,我们要核定材料的消耗量,严格执行材料的领退制度,并加强各专业公司之间的材料调剂工作,减少材料库存量。我们可以实行量价分离的有偿供应制,并建立材料节约分成包干办法,使企业和个人都能从中得利。通过这样的管理方式,我们能够达到更好的工程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