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领导者:营造氛围提升绩效
领导者在一个团队或组织中扮演着营造氛围以提升绩效的关键角色。良好的氛围能够极大地增强团队的凝聚力,进而提高工作效果。例如在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就是这样一位善于营造氛围的领导者。他积极打造“亮剑精神”,并且亲自带头维护这种精神,使得整个部队上下齐心。这种精神层面的氛围营造,让士兵们充满斗志,在战斗中勇往直前。
从本质上来说,领导者通过对团队文化、价值观等方面的塑造来营造氛围。一个积极向上、充满信任和尊重的氛围,能够激发团队成员的内在动力。他们会更愿意为了团队的目标而努力奋斗,而不是仅仅出于对规章制度的遵守或者物质的奖励。而且,领导者所营造的氛围还能够影响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促进成员之间的协作与沟通,减少内部矛盾和摩擦。
二、管理者:借助他人完成工作
管理者的核心定义是通过别人来完成工作。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如果管理者凡事都亲力亲为,就会陷入诸多弊端。一方面,员工的创造力和活力会被压制,他们会逐渐失去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是机械地按照管理者的指示去做。另一方面,管理者自身的精力也是有限的,不可能独自承担所有的工作任务,最终可能导致整个工作流程的崩溃。
管理者需要明确自己的职能是合理分配任务、指导员工、监督工作进展并给予必要的支持。例如在一个企业项目中,管理者要根据员工的能力和特长来分配不同的任务模块,在员工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提供资源和技术上的支持,并且定期检查工作的进展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员工的潜力,实现团队整体效率的提升。
三、执行者:认真执行给出结果
执行者的核心在于给出结果。在实际工作中,很多执行者只是简单地执行命令,完成既定动作,却没有产生实际的成果。这种执行是无效的,甚至会对团队造成伤害。优秀的执行者不仅要认真执行任务,还需要及时对工作内容本身进行反馈,形成自己的认识和见解。
以日本企业为例,他们在员工执行任务方面有着值得借鉴的做法。领导给员工交代工作任务时,一般需要交代五遍。第1遍,交代清楚事项;第2遍,要求员工复述;第3遍,和员工探讨此事项的目的;第4遍,做应急预案;第5遍,要求员工提出个人见解。通过这样的流程,可以确保员工充分理解做事的目的和方法,从而提高执行的有效性,减少失误的可能性,避免因为执行不到位而产生的“重做”风险,毕竟“重做”是企业最大的非必要成本之一。执行者在团队中是最终实现目标的关键力量,他们的执行效果直接关系到整个团队的成果。
|